第二百八十八章 初逢敌军 互有损伤(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李靖部突袭定襄,李勣部兵发云中,连番大捷惊动颉利可汗,仓促之下意图借道碛口,殊不知前方才是真正的大唐主力。这才引出贤王殿下率部死战不退,颉利可汗无奈再度转道。 </p>

得知颉利可汗带着残余部众逃窜,李世勣当即准备率部追击,谁知就在大军准备启程之前,李世勣却突然收到李靖的指令,命其原地待命。 </p>

接到指令之后,李世勣命令大军原地待命在,自己则是策马来到了李靖的大营内,人还未下马,便对着帐篷内大喊到:“李尚书,为何不让大军前去追击,这一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咱们麾下的士卒也死伤无数,就差一点点就能生擒颉利可汗,结束这张战役了,您为何让末将原地待命?” </p>

望着掀开帘子一个箭步冲进来的李世勣,李靖先是眉头一皱,而后抬起手指着大营一旁的库房说到:“本将来问你,库房里那些物资是谁的知道吗?这一仗咱们该立的功勋已经够了,碛口方向已然有人前去阻击了,如若你李世勣非得去插一脚,本将军可以允许你前去,只不过届时你是否能够上阵,本将军就不知道了。” </p>

李靖的一番话说的李世勣一阵不知所以,只见一旁的柴绍轻轻地拽了拽李世勣的衣角,而后低声说到:“懋功莫要动气,碛口方向贤王殿下早已率部前去了。” </p>

“什么?贤王此番带了多少人?”听闻楚墨风出征,李世勣先是一惊,而后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对着大帐内众人急切地喊到:“颉利可汗逃窜的时候,其麾下三支虎师你们谁见到了?此番大战三支虎师均未上阵,你们知道那是多少人吗?那是整整五万人啊。” </p>

说到这李世勣对着李靖施了一礼说到:“大帅,请恕末将不能执行您的指令,末将与贤王算是生死之交,如今既然得知他会身陷险境,末将定然不会弃于不顾的,贤王殿下如若有任何闪失,届时那些周边的部落肯定会弹冠相庆的。且颉利可汗此刻应该已然抵达碛口了,末将定然要去驰援的。”话音一落李世勣转身离开了大帐,翻身上马急速返回自己的大营内,胯下战马未停便高声大喊:“全军火速集合,跟随本将驰援碛口。” </p>

原本就在原地待命的李世勣部,听到自己主将的呼唤,迅速集结完毕,随着李世勣一声令下,将近一万人离开了白道城,向着碛口方向奔袭而去。 </p>

大军一路换马不换人,终于在五日后抵达了碛口,此时的碛口已然没有原先的一马平川的模样,冰冷的黄土之上,遍地是战死的尸体,断裂的长枪、卷了刃、满是豁口的弯刀,还有那一面面早已遍布划痕的巨盾以及散落的箭矢,李世勣见状先是心头一惊,而后赶忙命令身后的大军下马搜索幸存者。 </p>

就在碛口的正南方,一座残破的大营依稀可见,大营内高高竖起的大旗上,赫然印着一个硕大的‘唐’字,见此情景李世勣赶忙策马向前走去,走着走着眼前突然出现一个举着大旗的身影,由于此时碛口泛起了薄薄的雾气,李世勣以为是个活人,赶忙上前准备询问一番,谁知走进一看,此人身着龍城军的标配铠甲,身上已然被三支铁脊箭穿透,不知道已然死去了多久,然而此人手中依旧竖着那面象征着龍城军的‘杀’字旗,此刻旌旗猎猎无风自动。 </p>

放眼望去遍地尽是干涸的血渍,一面鲜红的大旗就这样凄惨地浸泡在一处尚未干涸的血泊中,李世勣走上前将大旗抄起,只见上面赫然印着‘巾帼’二字,此刻李世勣才想起遍地尸体中也有女子的身影。 </p>

匆忙赶到远处那座大营内,堪堪踏进大营,耳畔便传来了一阵阵的哀嚎声,李世勣掀起一座营帐的帘子走了进去,只见大帐内满是伤兵,一名像是随军大夫模样的人见李世勣走了进来,当即眉头一皱冷冷地说到:“什么人?” </p>

李世勣见状先是一愣,而后喃喃地说到:“在下是大唐李世勣,敢问贤王殿下现在何处?” </p>

那名大夫指着一旁的营帐缓缓地说到:“王妃殿下就在隔壁,您若有事就去找她,不要耽误我治疗。”说完低下头继续为一名伤兵包扎伤口,心急如焚的李世勣此刻心中只是担心楚墨风,并没有听出对方话中所包含的另外一层含义。 </p>

转身来到了隔壁的营帐,一进去就看见一脸疲惫的史寒霜端坐在大帐内,秀眉微蹙正在听着身旁的一名女子说着什么,突然察觉到有人进来,史寒霜正待开口呵斥,一抬头发现竟然是李世勣,当即施了一礼说到:“英国公,您怎么来了?颉利抓到了吗?你们有没有人见到我家殿下?” </p>

听闻史寒霜这么一问,李世勣心中顿时一惊,而后赶紧上前焦急地问到:“王妃殿下,贤王此刻不在大营内吗?” </p>

史寒霜闻言缓缓地摇了摇头,而后示意李世勣落座,将这五日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让我们此刻将时间调到五日前,正如李世勣所言,就在李世勣准备驰援碛口之时,颉利可汗率领麾下三支虎师共计五万人已然抵达了碛口,本想着借由此地转道吐谷浑,谁知就在颉利可汗准备启程之时,前方虎一师差人禀报,就在碛口通往漠南的路上,已然发现大唐军队的身影,目测大约两万人,打出的旗号是‘楚’。 </p>

颉利可汗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大唐哪里会来一个姓楚的将领,正待开口询问,身旁的虎二师统领图录单突然开口说到:“启禀伟大的大汗,属下想起来这个姓楚的是谁了。如果属下没有想错,大唐那个贤王不就是姓楚吗?” </p>

图录单的一番令颉利可汗茅塞顿开,望着面前跪在地上的虎一师斥候说到:“对方还有什么明显特征?” </p>

只见那名斥候思索了片刻说到:“启禀伟大的可汗,对方士卒很多是穿着黑衣黑甲,战马也是全身覆甲,另外他们的大营内似乎还挂着一面大旗,属下所熟识的大唐文字不多,但是那个字属下一辈子也忘不掉,那是一个灭字。” </p>

“灭字?灭字旗!”听到斥候的汇报,颉利可汗当即大笑起来,“很好,这么说咱们对面就是大唐战神贤王楚墨风的队伍了,传本汗命令,虎一师作为前锋负责开路,虎二师从左路进发,虎三师从右路进发,咱们三路大军齐攻,争取一战踏平对方的大营,届时一旦到了吐谷浑,咱们休养生息,他日再次挥师南下,定要将大唐一举灭掉。” </p>

原本早已疲惫不堪的在场众人,听了颉利可汗这一番豪言壮语,脑海中不免浮现出颉利可汗所描述的那个场景,当即齐声高喝,随后突厥三路大军齐发,向着南面楚墨风的大营袭来。 </p>

站在瞭望台上,楚墨风望着远处蠢蠢欲动的突厥大军,心中也不免有些担忧,看情形对面大约得有五万余人,而自己手里仅有不足两万人,念及于此楚墨风跳下瞭望台,对着大营内整装待发的众人喊到:“咱们身后就是漠南,如若颉利可汗借由此地逃去吐谷浑,那么咱们这么多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等到他日颉利再度南侵,咱们大唐也不可能再拿出这么多的兵力了......” </p>

说到这楚墨风环视了一番在场众人,而后朗声说到:“既然不能纵虎归山,那不如上山打虎,突厥颉利可汗部常年肆虐我北地边境,那些百姓的惨状我就不多说了,此战我等要牢牢地将颉利可汗钉死在这里,如若能够生擒最好,生擒不成就逼着他改道,届时灵州的李道宗会突袭苏尼失部,只要颉利无法进入漠南,定然会投奔苏尼失部。” </p>

而后楚墨风翻身上马抽出兵刃,指着前方说到:“众将听令,柳非烟、顾贞儿率龍城军沿左路顶住对方攻势,萧若兰、宇文琇带着天策军利用你们的机动灵活袭扰对方右路,刘紫鸢领靠山军与窦婧妍的巾帼军直插中路,史寒霜率后卫留守大营,强敌当前,吾辈身为大唐军人,定当悍不畏死一战到底,诸位你们怕不怕?” </p>

话音一落只听身后传来一个整齐的声音:“殿下,您曾经许诺的上好的柳州棺椁买好了吗?” </p>

闻言楚墨风鼻子一酸,手中铁锏向前一指,催动胯下战马向着前方冲去,“棺椁老子早就差人送到英灵殿了,犯我中原大地者虽远必诛不死不休,大唐军随着老子冲。” </p>

一声令下身后不断地传来一阵阵高呼:“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龍城军全军出击!”、“天策军,竖起灭字旗准备死战!”、“国破山河在,巾帼唯死战,巾帼军出击。”、“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靠山军准备出击。” </p>

营地大门缓缓打开,四路主力尽数出阵,而后按照楚墨风的指令向着既定的位置冲去,而对面急速奔袭而来的突厥骑兵,掀起了阵阵尘土,霎时间天地间一片昏黄的景象。 </p>

鉴于天策军和龍城军与突厥人都是老对手,对于对方的攻击套路熟悉无比,率先对上的正是左路的虎二师和天策军,只见赵信一马当先,举着手中的狼牙棒向着对方冲去,身后则是三百四十九名天杀营士卒,战马此刻已然加速到极限,对面虎二师的统领图录单见状,当即高声喊到:“儿郎们,鸣镝收起来,对面是天策军,换上重箭。” </p>

听到图录单的话,原本捻住鸣镝的突厥弓箭手,纷纷将手中的鸣镝丢掉,而后从背后的箭囊中抽出一支黑色的箭矢,而后纷纷张弓搭箭向着对方射去。 </p>

冲锋中的赵信眼见对方是从箭囊内取出的箭矢,心中暗道一声不好,当即开口喊到:“所有人都小心,对方的箭矢不是鸣镝,天盾营掩护,天杀、天枪尽量伏在马背上。”一声令下众人纷纷按照赵信的指令去行动,然而还是有动作慢了敌人,只见一支黑色箭矢瞬间来到了一名天盾营的士兵身前,好在此人手中的圆盾微微抵挡了一下,这支箭矢擦着这名士兵的左臂而过,后面的一名天宫营士兵见状当即一把抄在手中,大致看了看随后大喊到:“妈的,对方用的是铁脊箭,但是质量不如靠山军的好,箭杆还是木质的,都小心。” </p>

听到这名士兵呼喊,李健当即高声喊到:“天弓营听令,前方一百五十步,让突厥狗崽子尝尝咱们的箭矢。”整齐划一的动作,全然不顾身侧箭矢飞舞,三百五十名天弓营士卒纷纷张弓搭箭,而后只听‘嗡’的一声,漫天的箭雨向着前方的虎二师呼啸而去。 </p>

随着第一个突厥骑兵被射翻在地,虎二师渐渐地开始有了伤亡,而大唐这边天盾营士兵皆是左手持盾护卫,右手掏出弓弩配合着自己的袍泽开始攻击,天弓营士兵手中的弓箭就没有停止,随着一轮轮箭雨抛射,双方渐渐地拉近了距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