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异象 异数 造化 弄人(2 / 2)

说到这,李世民对着门外喊到:“让太子进来。”话音一落,守在门外的长孙竭罗轻轻地推了推太子李承乾,“进去吧,你父皇喊你呢,去给你皇叔上柱香。” </p>

李承乾懂事地点了点头,而后缓缓地推门而入,听见李承乾进来,李世民转过身望着对方说到:“乾儿跪下,给你皇叔磕头。” </p>

恭敬地跪下之后,李承乾依照皇室礼仪,给楚墨风磕了三个头,而后喃喃地说到:“皇叔,乾儿来看您了。” </p>

此时灵堂的一角,突然探出一个小脑袋,怯生生地望着李世民和李承乾,歪着头想了许久,而后轻轻地说到:“哎,你们两个人别吵呀,大英雄睡着啦,你们把他吵醒了,他就不陪不悔玩啦。” </p>

望着灵堂内突然多出来的一个人,李世民微微皱了皱眉头,正待开口询问,只听门外传来了丹阳公主李玥的声音,“皇兄,屋内是不是有个小姑娘,臣妹是来把她领走的。” </p>

李世民闻言应了一声,随即房门被轻轻地推开,屋内的小姑娘一见李玥走进来,蹑手蹑脚地走上前,随后轻轻地说到:“娘亲,您让他们出去吧,把大英雄吵醒了就不好啦。” </p>

原本止住的泪水瞬间喷涌而出,李玥搂着不悔,一脸歉意地望着李世民说到:“皇兄勿怪,孩子还小,以为他睡着了,臣妹这就带着她出去的。” </p>

抬眼望了望李玥怀中的不悔,而后又看了看楚墨风,李世民瞬间像是明白了什么,无奈地摇了摇头,而后拉着李承乾向外走去,“无妨,让这孩子待着这吧。” </p>

待李世民和李承乾走后,李玥蹲下身子望着不悔说到:“不悔,要不要娘亲带你去吃点东西啊?” </p>

谁知不悔有些倔强地摇了摇头,“不嘛,人家要在这等着大英雄醒来,娘亲您不要让别人进来吵醒他啦。” </p>

正所谓童言无忌,李玥望着一脸倔强的不悔,微微地叹了口气,而后轻声说到:“那你在这里不要乱跑,说不定他一会儿就醒了,要是醒了你就告诉娘亲好不好?” </p>

眼见对方点了点头,李玥随即退出灵堂,一出门就看见李玉湖站在门外,“让她在里面待着吧,孩子什么都不知道,执意要等着他醒来,我怕说多了不好。” </p>

李玉湖点了点头,拉着李玥的手说到:“罢了,毕竟那是......”话未出口便被李玥伸手堵住,随后二人向着正厅走去。 </p>

直到未初时分,不悔一脸倦意地走出了灵堂,待关门的瞬间,对着屋内轻轻地说到:“你真能睡呀,不悔去吃些东西,再给你带一些,等到你醒了,吃了东西再陪不悔玩好不好呀?”待房门关闭的瞬间,不悔似乎没有发现,楚墨风的眼角处似乎是流下了一滴泪水。 </p>

来到正厅找到了李玥,不悔扬起小脸,揉了揉肚子说到:“娘亲,不悔饿了,娘亲给不悔找些吃的吧,不悔吃完了还要给大英雄带一些去,等他醒了就可以吃了。” </p>

一句话,瞬间让众人再度泪崩,随后史寒霜站起身,搂住不悔说到:“好孩子,姨姨这就差人给你做,你吃好了给他带一些。” </p>

话音一落随侍一旁的五个丫鬟暗自抹了一把眼泪,赶忙下去吩咐,此时一名马夫走了进来,对着史寒霜施了一礼说到:“启禀王妃殿下,殿下的两匹战马已经绝食两日了,恐怕是快不行了,您看?” </p>

还未等史寒霜开口,怀中的不悔突然抬起头说到:“姨姨,大英雄的马在哪里?不悔能去看看吗?” </p>

史寒霜见状点了点头,抱着不悔起身向着马厩走去,只见马厩内,原本神采奕奕的踏风和追云(照夜玉狮子)此刻一番无精打采地样子跪在一旁,食槽内的草料丝毫未动,见此情景史寒霜无奈地叹了口气,眼见史寒霜到来,两匹马突然起身凑上前来,史寒霜见状抬起手摸了摸马头,“你俩跟着他这么多年了,现在他不在了,你俩是不是也想他了?” </p>

像是通了灵性一般,两匹马的眼中突然流出一丝泪水,而后略带哀怨地长嘶了一声,谁知此时史寒霜怀中的不悔突然握住一束草料,凑到踏风嘴边,而后轻轻地说到:“马呀马呀,大英雄只是睡着了,你们要是不吃饱了,等到他醒了你们还怎么驮着他呀?” </p>

话音一落,踏风和追云突然长嘶一声,而后将头垂到食槽内,拼命地吃起草料,眼前的情景让史寒霜也不免感到诧异。 </p>

回到正厅之后,李玥喂不悔吃了些东西,而后不悔自己端着一个小盘子,蹑手蹑脚地又回到了灵堂里,“人家给你带了好吃的啦,等你起来,人家拿给你吃,吃完了陪着人家玩。”话音一落,不悔拖了一个蒲团,双手托腮坐在上面,而后静静地望着楚墨风。 </p>

四月丙午日(初十),卯初时分,贤王府大门缓缓开启,麻利的下人早已抽掉了门槛,八名黑衣黑甲的士兵,缓缓地抬着楚墨风的棺椁走出了贤王府的大门,早已在门外守候的长安百姓见状,纷纷哭喊着涌上前,街道上披麻戴孝的金吾卫,无奈之下只好拼命抵挡着众人前进的势头,棺椁之后则是手捧灵位的楚玄黓,此时楚玄黓面无表情地捧着手中的灵位,在李玉湖的陪同下缓缓地跟随着棺椁向前走去,再往后则是贤王府的家眷,以及一众前来送葬的宾客。 </p>

从义宁坊出来到金光门的这一路,街道两旁密密麻麻地跪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宾客中的李孝恭望着眼前的情景,心生感叹地对着一旁的房玄龄说到:“咱们为官一世,到死的那一天,能够全城缟素万民相送,这辈子就值了。” </p>

“是啊,殿下这一生都在为了大唐拼命,这些是他应得的。”听了李孝恭的话,房玄龄唏嘘地说到:“殿下没有做完的事情,吾等应该替他做完,至少也能让殿下在九泉之下瞑目了。” </p>

走出金光门时,众人突然发现道路两侧突然多了很多面巨大的铜鼓,当先一名女子一身缟素站在中央,望着缓缓走来的送葬队伍,突然跪在地上高声说到:“我是西南壮族的妲彩,殿下与我有三年之约,今日我是以殿下未亡人的身份前来送他的。” </p>

听闻是西南壮族的人,人群中史寒霜转过身望着身后的柳非烟,对方见状点了点头,随即史寒霜走上前,将妲彩搀扶起来,“妲彩妹妹,我是殿下府上的大王妃,你......” </p>

妲彩见状对着史寒霜施了一礼,而后缓缓地说到:“见过大王妃殿下,妲彩惭愧,在西南与殿下私定了终身,此生非殿下不嫁,既然殿下亡故,妲彩不要任何名分,只求今日能够送他一程足以,待他日回到西南,妲彩定然恪守妇道,此生绝不再嫁,终生为殿下守寡直至终老。” </p>

听了妲彩的话,史寒霜忍住眼中的泪水缓缓地点了点头,随后妲彩对着道路两旁的壮族人喊到:“儿郎们,战鼓敲起,随妲彩送姑爷最后一程。” </p>

话音一落,一众壮族男子手持鼓槌,敲响了身前的铜鼓,咚咚的鼓声震撼着众人的心房,随着队伍再度缓缓向前走去,身后送葬的百姓恸哭声不绝于耳。 </p>

一路前行到英灵殿内,正中央竖着‘唐’字大旗的前方,一座墓碑矗立于此,四周皆是阵亡将士的墓碑,像是在拱卫着此处,缓缓地将棺椁放入墓坑中,负责抬棺的八名黑甲士兵随即跪在了原地。 </p>

此时李世民缓缓地从人群中走出,望着前来送葬的人群,微微抬了抬手说到:“今日,朕与诸位在此,恭送朕的亲弟弟,大唐的功臣,是他当年坚定不移地站在太上皇与朕的身侧,是他在京城开办了义诊,创立了学堂,为许多阵亡士兵的遗属提供了安身立命之处,是他每当朝廷有难,默默无闻地挺身而出,清吏治,除积弊,是他在北伐之时,毅然率麾下主力奔赴前线,力克肃、甘、灵三州敌军,而后又死守碛口......” </p>

说到这,人群中渐渐地有人开始啜泣,随后李世民轻咳一声继续说到:“国破山河在,吾辈唯死战,朕依稀记得这句话,是他临行前对朕说的最后一句,朕为此生能够有这样一个兄弟感到自豪,朝廷也为能有这样一名忠臣感到骄傲,咱们的贤王殿下,自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至今,为大唐平奔波劳碌十三载,朕知道,他累了,想歇歇了,朕,准奏!” </p>

随着李世民的话音一落,李道宗站在一旁高声喊到:“盖棺,下葬!”此话一出,原本跪在原地的八名黑甲军,瞬间起身手持铁锨,将面前的黄土撒进墓坑内,英灵殿门口,咚咚的鼓声再度响起,一时间人群中哭声大作。 </p>

而就在此时,天空中突然传来滚滚雷声,原本晴朗无云的天空,顷刻间乌云密布,而就在这漫天乌云之间,一道白光毫无阻碍地穿透层层阻隔,照在了楚墨风的墓碑之上,待最后一蓬黄土落下,白光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p>

眼前的异象惊诧了众人,而长安城内,快步前行的李淳风和袁天罡见状,顿时心头大喜,随即加快了脚步,向着城外走去。 </p>

回到长安城内,李世民依旧沉浸在楚墨风的离去中,终日意兴阑珊。过了些时日,眼见李世民每日醉生梦死,身居大安宫的李渊差人将李世民唤至大安宫,父子二人一番密议之后,第二日,李世民在两仪殿内摆了一桌素宴,邀请了当日前去送葬的朝臣,席间众人皆是闷闷不乐,李世民见状轻咳一声说到:“诸位臣工,朕知道贤王殿下走了,诸位心中难过,朕也是难过,只不过朕今日想了一个点子,也算是间接地给贤王殿下出出气,朕听闻突厥舞蹈甚是好看,今日想请诸位观赏一番。” </p>

话音一落,只见王德拍了拍手,随即从门外缓缓地走进几名胡人乐师,当先一人正是被俘的颉利可汗,只见李世民起身缓缓地说到:“颉利,朕听闻突厥舞蹈在西域名声赫赫,今日不妨由你为朕舞一曲。” </p>

望着殿内的李世民以及一众对着自己指指点点的大唐朝臣,颉利无奈地叹了口气,恭敬地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而后在胡人乐师的演奏下,扭动着笨拙的身躯,开始翩翩起舞。 </p>

颉利拙劣的舞姿瞬间引得众人开怀大笑,想起眼前这位所谓的突厥的王,正是靠着贤王殿下死守才被生擒的,众人心中带着丝丝的愤怒,一面大笑,一面出言指点起颉利的舞姿,望着大殿中央颉利的表情,李世民眼神中闪过一丝怨毒的表情,而后却又转为悲戚...... </p>

俗话说人死不能复生,且看长安城内魑魅魍魉蠢蠢欲动,再看贤王府邸秉承遗志再度出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