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回归故里 重新开始(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李渊莅临贤王府,苦口婆心拆姻缘,楚墨风造访薛府,当众羞辱薛万彻,启程日朝中传来旨意,话离别心中百转千回,抗旨意一个滚字难消心头之恨。这才引出楚墨风阖府抵达甘州,朝廷连发十一道旨意,怎奈墨风拒不接旨,至此朝中再无贤王。 </p>

马车缓缓地向着金光门驶去,经过昨日薛府门前一事,早有好事的百姓将此事传了出去,而今日又看到贤王府阖府出动,似乎是要离开长安,一时间长安城各处竟然涌来无数百姓,众人齐齐地跪在楚墨风的车队前,不住地哀求对方不要离开。 </p>

前来负责传旨的两名骑兵,见此情景对视一眼,随即调转马头向着皇宫跑去,此时太极殿内正逢早朝结束,然而李世民却没有勒令朝臣离去,端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双眼不住地望着太极殿的大门,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殿内众臣眼见李世民这莫名的举动,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正在此时,只听殿外有人喊到:“启禀陛下,前去传旨的人回来了。” </p>

一声呼喊犹如杨枝甘露一般惊醒了李世民,“快宣,朕要知道贤王是如何回复的。”想起昨日李渊返回皇宫之后,本以为此事凭借自己老爹的面子能够办好,谁知还未等自己开口询问,李世民先被李渊摁倒在地,接连赏了几个大嘴巴,随后就见李渊忿忿地说到:“逆子,瞧瞧你办的好事,终于将楚小子逼走了,这下你满意了吧?” </p>

捂着脸忍住疼痛,李世民一脸无辜地望着李渊说到:“父皇在上,儿臣何时想要逼走墨风了?” </p>

“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朕问你,如若此刻朕让竭罗离开你,嫁给别人,你会怎么想?”望着李世民唯唯诺诺的表情,李渊心中怒火渐生,自己这个儿子,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操心,如若换成是楚小子,或许此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论起贡献来说,楚小子与薛万彻简直就是云泥之别,想到这李渊长叹了一口气说到:“你妹妹丹阳已经决定返回封地了,至于楚小子,如若你不能劝说其留在长安,那你就赶紧想一想日后的大战、朝廷政策的推行、官员的清查,这些事应该由谁来做?谁又能做到最好吧?”话音一落,李渊一甩衣袖,径直向着大安宫走去,只留下一脸无奈的李世民坐在地上,怔怔地望着门外一言不发。 </p>

待传旨之人进入太极殿之后,李世民匆忙起身问到:“怎么样?贤王殿下接旨了吗?” </p>

其中一人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启禀陛下,公主殿下已然接旨,此刻应该是踏上返回丹阳的路途了,至于贤王殿下,圣旨是接了,只不过殿下就回了一个字。” </p>

“允、成、好还是行?”听闻楚墨风有回复,李世民以为事情还有转机,当即焦急地询问着。 </p>

谁知另一名骑兵突然开口说到:“启禀殿下,末将说完还请殿下不要责怪我们,毕竟我们只是传话的。” </p>

“快说,快说,满朝文武在此,朕不会责罚你们的。”眼见对方突然吊起了胃口,李世民不免有些不悦,心想这回复的一个字有这么难说吗?莫不是这是那小子故意让人吊吊朕的胃口?想到这李世民满心欢喜地望着殿下二人,等待倾听楚墨风的回复。 </p>

“启禀陛下,殿下在我们宣读完圣旨之后,只回了一个‘滚’字。”望着龙椅前一脸焦急的李世民,以及周围望眼欲穿的众臣,这名骑兵牙一咬心一横,朗声说出了楚墨风的回复,随即二人跪伏在地上,等待迎接李世民的怒火。 </p>

话音一落,二人并没有迎来所谓的雷霆怒火,反倒是一旁的魏征突然开口说到:“启禀陛下,此乃大不敬之罪,臣以为应该派出骁骑卫,将其擒拿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否则人人都效仿,这朝廷哪里还有威严所在?” </p>

话音一落只见礼部尚书李孝恭先是不屑地一笑,随即冷嘲热讽地说到:“魏公这个提议好啊,陛下,臣也支持,不如就派魏公率骁骑卫前去,将那小子抓回来,至于其府上的家眷,一并杀了算了,只不过届时不知道魏公的府邸,是会被人泼金汁还是泼滚油,这个臣就不知道了。” </p>

随后兵部尚书李靖缓缓地走出来,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妥,贤王殿下自龙兴之日起就陪着太上皇征战沙场,想当初为了陛下,殿下可是能够在朝堂上与太上皇大呼小叫的,所以这也显示出殿下乃是真性情之人,老臣虽然不知道您二位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如若大唐无贤王,实乃是国之悲哀啊。” </p>

随即李靖转过身望着魏征说到:“我实在不明白,为何只要是涉及殿下的事,你总是三番五次落井下石,莫不是你原来的主子在临死前对你做过什么交待?还是说这朝堂之上还有些心怀不轨之人与你勾连,妄图破坏我大唐的安定?” </p>

李靖的一番话说的魏征顿时一阵语塞,霎时间魏征脸色一变,心中那点小心思被李靖点了出来,一时间魏征脑中急速运转,妄图寻找些话语回击,想当初李建成临死前,的确是见过魏征一面,望着已然兵败的旧主,魏征有些伤感,谁知李建成却低声说到:“不必如此,本王定然是身死的下场了,只不过你还有别的任务要去做,安心蛰伏下来,想办法混到李世民身边,伺机谋取高位,然后在不着痕迹地离间他与姓楚的关系,仅此而已,别的什么都不要做,以免惹火上身。” </p>

念及于此,魏征轻咳一声说到:“李尚书此言差矣,下官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只不过对陛下出言不逊实乃大罪,下官只是说了句实话罢了。” </p>

正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只见一名小黄门匆忙地跑到王德身边,低声耳语了一番,王德闻言先是一笑,而后摆了摆手示意其离去,随即附在李世民身边低声说到:“陛下,看来咱们那位小爷是真的动怒了,昨日他独自前往薛府,当着众人的面先是揍了薛万备,又将薛万彻揍了,临了还拆了人家的牌匾,您看......” </p>

望着殿内争吵不已的众人,李世民突然站起身大吼一声,“都给朕住口,这里是太极殿,不是你们府上的花园。”随即李世民一侧身对着王德说到:“拟旨,传朕旨意,贤王乃是国之栋梁,务必恳请贤王留在京城肩负重任,至于其他的事情一切都可以商量。” </p>

待王德写完之后,李世民取过大印一盖,顺手丢给了殿下的那两名骑兵,“去,将圣旨交给贤王,如若有回复速速来禀。” </p>

二人接过圣旨转身离开了太极殿,向着金光门方向跑去。 </p>

而此时金光门前,楚墨风站在马车上对着一众百姓说到:“诸位乡亲,眼下朝廷已无战事,我也想好生休息休息,毕竟经历了死而复生,很多事情看的更加透彻了,不过诸位请放心,京城的仁德医馆依旧义诊,如若天下百姓有需要,我定然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大家身边的,所以,恳请诸位能够让出一条路,我在此谢过诸位了。” </p>

眼见对方言语恳切,无奈之下众人只好闪身一旁,随即马车再度缓缓地向前驶去,马车驶出了金光门,初升的太阳映照在车队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光点,让人不免有些目眩神迷,前来送行的百姓一路默默的跟随着车队,渐渐地来到了英灵殿外。 </p>

只见车队缓缓地停下,楚墨风翻身跳下马车,独自一人走进了英灵殿,望着眼前连成一片的墓碑,楚墨风依次从墓碑前走过,手指轻轻地划过冰冷的墓碑,仿若再次拂过墓碑主人的脸颊,“兄弟们,再来看你们一次,我也要离开这里了,从今往后清明寒食,不忘祭拜,你们的父母妻儿,我定然会依照约定多加照拂,告辞了!”话音一落,楚墨风右手攥拳横在左胸处,对着这些墓碑行了一个特有的军礼,随即转身离开了英灵殿。 </p>

堪堪走出大门,只见远处两骑快马飞驰而至,来到楚墨风面前时突然停下,只见其中一人对着楚墨风喊到:“殿下,圣旨到,请殿下接旨。” </p>

谁知楚墨风却摆了摆手,翻身跳上马车,“回去吧,告诉你们陛下,不要再派人来传旨了,我去意已决,多说无益,告辞了。”手中马鞭一扬,楚墨风驾驶着马车缓缓地向前走去。 </p>

自京畿道的雍州开始,车队经岐州、陇州、原州,由关内道的灵州向西,进入陇右道,随即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往甘州。这一路李世民接连发下九道圣旨,每一次都被楚墨风拒绝,直到车队抵达甘州,顺利进入了张掖之后,却没有收到朝廷的旨意。 </p>

众人见状不免长舒了一口气,而此时张掖的百姓眼见楚墨风回来,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车队缓缓地来到了当初那座宅邸前,楚墨风惊奇的发现,似乎是旁边的两座宅邸也已然空无一人,四下打听一番才知道,原本两旁的邻居,自甘州保卫战之后,就举家迁走了,见此情景楚墨风当即命人将周围的两座宅邸一并买下,随即阖府众人才堪堪安顿好。 </p>

来到自己当初的房间内,楚墨风在书桌下摸索了许久,才找到了烟雨楼的钥匙,信步走在大街上,望着眼前熟悉有有些陌生的场景,楚墨风心中无比激动,径直来到烟雨楼前,望着大门紧锁的烟雨楼,楚墨风眼中又浮现出当时的情景,缓缓地将大门打开,瞬间带起了一阵尘土飞扬。 </p>

手指轻轻地滑过桌面,望着指尖厚厚的灰尘,楚墨风不免撇了撇嘴,随即转身向着宅邸走去,一进门就看见楚凝晗带着楚玥彤等人四处疯跑,似乎是在京城住的久了,每个人都会生出一种压抑的感觉,突然换了一个新的环境,那种压抑的感觉顷刻间烟消云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