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噩耗传来 长安恸哭(2 / 2)

无辜中枪的楚墨风,抬头看了看李世民,心中不由地咒怨起来,大哥你要放赏,又怕户部戴胄那老鬼找你理论,把我拉出来做什么?要知道只要提及动钱的事情,戴胄那老鬼可是谁都敢拼命的,然而转念一想,人家将作监那些工匠们,不眠不休的给自己建立公所,自己如若不表示一番,岂不是寒了人心,发觉龙椅上的李世民给自己使了个眼色,楚墨风当即心神领会,轻咳一声闪身出来,向着对方施了一礼说到:“臣弟感谢陛下的恩德,既然是替臣弟放的赏,那臣弟斗胆,还请尚书大人不要推辞为好。” </p>

眼见楚墨风出来说话,段纶也不好再推辞,一撩衣袍跪下说到:“既然陛下和贤王殿下都发话了,那臣只能替将作监的同僚们,谢过陛下和贤王殿下的恩典了。” </p>

楚墨风这边一出来说话,李世民心中顿时长舒了一口气,笑眯眯的对着段纶说到:“爱卿快快请起。” </p>

起身之后段纶赶忙站回到队列中,此时刑部尚书李道宗走了出来,对着李世民说到:“启禀陛下,自不良人公所成立以来,我长安城内治安良好,那些蒙冤的百姓纷纷感念陛下的恩德,刑部以及大理寺配合不良人一月之内共接收案件十五件,其中十三件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完毕,另外两件因涉案之人拒不悔改,现已被关押在刑部大牢内,请陛下训示。” </p>

再度看了看楚墨风,眼见对方点了点头,李世民面色严厉地说到:“既然不思悔改,此等人贬为庶民,其后世三代子女皆不得参与科举,更不能入朝为官。” </p>

李道宗闻言应了一声,而后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p>

眼见无人再上前奏报,李世民突然叹了口气说到:“这些日子,有一件事始终横亘在朕的心头,令朕寝食难安,此前朕委派贤王前去处理此事,今日贤王在场,那就请贤王给诸位说说吧,正好诸位也议一议。” </p>

李世民这番没头没脑的话,让众人心中纷纷起疑,按照常理来说,只要李世民派出这位爷外出,不是打仗就是抓人,而但凡这位回来上朝,不是杀了多少敌军,就是将某某某带回来准备交由陛下圣裁,而今日这位又是盛装出席,众人不免在心里猜测,这估计又是哪位不长眼的犯到了贤王的手中,霎时间众人不免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准备倾听对方的叙述。然而人群中却有一人,听了李世民的话之后,并未露出看戏的表情,而是心头一惊,自己此前派人出去办事,谁知过去了许久人都没有回来,而且对方也没有传回过任何讯息,此人心中也有些着急,结合李世民的这番话,此人心中涌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 </p>

楚墨风见状先是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而后缓缓地说到:“其实陛下所言之事,乃是一见天大的事,前些日子受陛下委派,本王前往与山南、江南、剑南三道毗邻的西南各部,一是为了前去迎娶本王的侧王妃,二是因为陛下收到消息,称西南各部似有异动,故而着本王前去查探,待本王抵达琳琅寨之后,一番探查之下果然有所发现,诸位才怎么着?”说到这楚墨风突然止住话语,眼中闪着精光环视殿内一周,众人见状心中不由地叫苦,您这不说我们哪里知道,况且我们又没有一同前往,这不是吊我们胃口吗? </p>

想到这只见刑部尚书李道宗喊到:“贤王殿下就不要吊众人胃口了,下官觉得定然是您发现了什么不轨之事吧?” </p>

向着李道宗投去了一个赞许的眼神,后者见状微微点了点头,楚墨风当即面色凝重地说到:“本王此番前去,发现西南各部百姓,其实心中还是对大唐怀着崇敬之意的,尤其是琳琅寨的百姓,因为本王与寨主之女的关系,始终是拥护大唐的,但是...” </p>

提及琳琅寨的妲彩,李世民脑海中浮现起那个领着一众族人,擂鼓为楚墨风送殡的娇弱身影,当即一拍龙案说到:“提及此女,朕依旧有印象,当年正是此女不远千里前来为亡夫送殡,此等英烈女子实在是我大唐女子值得学习的楷模,今日在此朕决意,晋升其与焉耆国公主龙思妍为一品诰命夫人,擢礼部及太史监选一好日子,为贤王举行大婚仪式。”说到这,李世民对楚墨风笑着说到:“贤王一个但是,吊足了朕的胃口,还请贤王继续说下去。” </p>

听闻妲彩和龙思妍受了封赏,楚墨风赶忙对着李世民施礼谢恩,而后缓缓地说到:“但是,西南各部中,竟然有人与我大唐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勾结,意欲造反撼动我大唐的江山,索性本王此番威逼利诱,加之陛下保佑,不仅说服了西南各部放弃造反,还顺利擒获了前来交易之人,现在人应该已经在殿外候着了,还请陛下亲自审问一番。” </p>

听楚墨风讲完之后,朝堂上顿时哗然一片,这西南各部虽然贫穷落后,但是人数众多,此番原本属于楚墨风的几支主力早已损伤殆尽,现下大唐为了防备西突厥和吐谷浑,边境各州府的兵力始终处于高度戒备状态,而其余州府的兵力不但要弹压地面,还要时刻准备大战再起之时,能够迅速抽调至前线,故而一旦西南各部起事,与之相邻的州府,仅凭一府兵力是断然抵挡不住的,况且剑南、江南、山南三道与西南各部毗邻的地界,道路崎岖不易大军前行,届时就算是从周边调集,也为时已晚。如今楚墨风凭一己之力安抚住西南各部,在场众人无不摆手欢庆,赞扬楚墨风的同时,也不停地开口咒骂那心怀不轨之人。 </p>

李世民闻言,淡淡地说到:“既然如此,那就应贤王所讲,将人带上来,诸位臣工也好生认一认这大逆不道之人究竟是谁?” </p>

话音一落只见太极殿的大门缓缓地打开,两名禁军押着一名身穿囚服,披头散发满身鞭痕,口中戴着一个闭口塞的男子走了进来,待行至楚墨风身旁,手中刀鞘对着此人腿弯一点,此人当即跪在地上。望着此人楚墨风伸手一指说到:“启禀殿下,这就是臣弟擒获之人,诸位如若有认识的,还请上来认一认。” </p>

话音一落,李世民心领神会地说到:“既然贤王都发话了,诸位爱卿,都上来认一认吧?”话音一落在场众人依次上前仔细辨认了一番,每个看过的人都无奈地摇了摇头,待刑部尚书李道宗上前时,抬手捏住对方的下巴,仔细地看了许久,而后轻声说到:“你小子本王似乎在哪里见过,但是在哪里呢?” </p>

这边说的云淡风轻,那边还未上前的人中,有一人虽然面色镇定,然而心中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目光死死地锁定在李道宗身上,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对方所说的话,只见李道宗‘哦’了一声,并未道破对方的来历,而是转过身对着一人说到:“潞国公,烦请您且上前来看看,此人是不是您府中的家将?” </p>

潞国公,也就是时任兵部尚书侯君集,听着李道宗的话,侯君集微微一笑,而后径直上前,仔细辨认了一番之后笑着说到:“任城郡王说笑了,本官不认得此人,此人也不是本官府中的家将。”话音一落侯君集转身便要向着人群中走去。 </p>

而跪在地上的那名男子,听了侯君集的话之后,眼神中泛起了一丝怨毒的神情,趁着李道宗不备,猛然起身向着侯君集冲去,使劲一跃将对方撞倒在地,手中锁链紧紧地勒住对方的脖颈,由于口中含着闭口塞,只能发出一阵阵‘呜呜呜’的声音。 </p>

突然被对方偷袭,猝不及防之下,侯君集先是被摔的七荤八素,随即只觉得脖颈处一紧,一瞬间侯君集已然双眼血红,面色狰狞地抻着脖子,脖颈处的青筋也清晰可见,一时间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毕竟自古以来从未有人敢在朝堂上公然袭击大臣,今日这位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众人面色震惊地看着眼前一幕,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起上前阻拦,眼见侯君集快要被对方勒死了,楚墨风面带微笑地一个箭步窜了上去,揪住对方的衣领往后一拉,待对方被带起的时候,抬脚踢在对方的手臂之上,男子吃痛之余,双手劲力一泄,手中的锁链一松,此时众人才反应过来将侯君集救了下来。 </p>

而后楚墨风将此人摁在地上,忿忿地说到:“有什么话就说,陛下面前暴起伤人,本王看你是活腻歪了。”话音一落楚墨风信手扯下了对方的闭口塞,而缓过劲来的侯君集,本以为楚墨风会借此机会当场格杀此人,谁知道对方却是摘掉了此人的闭口塞,见此情景再想上前阻拦已然来不及。 </p>

只见此人愤恨地望着侯君集说到:“启禀陛下,小人正是潞国公府的家将陈钰,此前奉潞国公之命,前往西南各部煽动各部叛乱,后来的事情陛下您都知道了。” </p>

谁知侯君集突然指着此人说到:“休要胡说,本国公并不认识你,而且本国公怎么会煽动西南各部叛乱,你这小人究竟是受了何人指使,在此胡言乱语污蔑本官,本官究竟与你背后的主子有何深仇大恨?” </p>

眼见对方一副义正严词大义凛然的作态,楚墨风当即冷笑一声,从怀中摸出一张信笺,对着侯君集笑着说到:“早知道你个老东西定然是拒不认罪,你且看看这是你亲笔信,下面的印章可是你的私印,这一点不否认吧?” </p>

发现楚墨风拿出一张纸,侯君集心中一颤,不由地咒骂起阿欧来,这个西南蛮子也算是个蠢货了,自己的亲笔信看完了就撕了就是了,怎么还能留着呢?只不过令侯君集想不到的是,当初阿欧收到侯君集的亲笔信之后,本就没打算撕毁,毕竟这玩意儿关键的时候还能当做保命的东西,没曾想竟然便宜了楚墨风。 </p>

装模作样辨认了一番之后,侯君集忿忿地说到:“见过本官私印的人多了去了,免不了有心怀不轨之人会私下偷偷仿造,而且这个陈钰本官许久未见过他了,这种事怎能强加到本官头上?”话音一落只见侯君集跪在地上对着李世民义愤填膺地说到:“陛下,老臣冤枉啊,还请陛下为老臣做主啊。” </p>

龙椅上像是看猴戏一样的李世民,强忍住心中的笑意,一脸正色地说到:“既然双方各执一词,朕一时间也不好决断,不如这样吧,案犯陈钰先有劳贤王羁押在不良人的公所内,大理寺、刑部、不良人三方配合,迅速查清此事,对那幕后主使之人,朕绝不姑息。此外潞国公暂时开去兵部尚书一职,待事情查清之后如若与此事无关再起复,在此之前......”说到这李世民环视一圈之后,指着楚墨风有些气愤地说到:“此事由你而起,那你就不要给朕闲着,兵部尚书一职你先兼着吧,待一切查明之后再交还给潞国公。” </p>

楚墨风闻言恭敬地施了一礼说到:“臣弟知错了,既然陛下委以重任,臣弟定当万死不辞,不良人方面臣弟会亲自督办此事的,待一切查明再行禀告。” </p>

满意地点了点头,李世民轻声说了一句‘退朝’,转身向着后殿走去。 </p>

望着李世民远去的背影,楚墨风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而背对众人的李世民,也露出了一个同样的微笑,想当初李渊建议侯君集接任兵部尚书,虽然不想听从李渊的建议,但是拗不住李渊的请求,李世民只得同意了李渊的要求,其实此事也怨不得李渊,毕竟李世民、楚墨风二人与侯君集之间的那些恩恩怨怨,李渊并不清楚,故而自侯君集上任之后,李世民始终在想办法开去此人,而这一次算是碰巧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故而君臣二人商议一番之后,才有了今日的一幕。 </p>

朝堂内众人渐渐散去,唯独留下侯君集一个人瘫坐在大殿内,好容易走了李渊的门路混到这个位置,然而全因为那个楚墨风,使自己功亏一篑,双眼木然地望着太极殿的大门,侯君集缓缓地站起身落寞地向着门外走去。 </p>

这边楚墨风才走出朱雀门,远远地看见一人飞马而来,行至楚墨风面前突然翻身下马,面色焦急地对着楚墨风说到:“殿下,可是找到您了,小人是老妇人府中的护院,您快些回去吧,老夫人重病快......” </p>

还未等对方说完,楚墨风双腿一夹马腹,奔着义宁坊内高府大宅驶去,沿途路人见状纷纷侧身躲避,面带不解地望着飞驰而过的贤王殿下。 </p>

义宁坊高府,卧室内床榻上,一名年逾五旬的妇人靠坐在床榻上,瘦弱的身躯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声不住地起伏,苍白的面色掩饰不住身心的疲惫,时不时地咳嗽几声,偶尔用一方丝帕覆在嘴边,再度拿开的时候上面沾染着一抹惊人的红色,屋内两名妇人不住地啜泣着,床榻旁坐着一人,如若楚墨风在此,定然能够叫出此人的名字,此人正是药王孙思邈,只见孙思邈将手缓缓地搭在妇人的手腕上,缓缓地沉吟了许久,期间不住地摇着头,良久孙思邈站起身,对着其中一位妇人说到:“大宁公主殿下,老夫无能,夫人的病已然回天乏术,纵然老夫再开几幅药,也只能撑过今日,您看......” </p>

听了孙思邈的话,大宁公主杨昭懿止住了哭泣,拉住孙思邈的衣袖说到:“孙大夫,您是高人,婆婆的病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p>

“老夫人原本就有隐疾,上一次殿下身故,老夫人悲伤之余耗费了大量元气,而后又没有及时恢复,故而......”说到这孙思邈长叹了一声,不住地摇着头。 </p>

杨昭懿闻言正待再说些什么,只听床榻上那名老妇人轻声说到:“昭懿、良娣,此事你二人不得说与你弟弟知道,为娘的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你弟弟是做大事的,不能因为这件事让他分神,他为这个家做的太多了,而我这个做母亲的,却没有尽到应尽的本分,待我归天之后再行通知他,骨灰送回蓚县老家,明白吗?” </p>

话音才落,只见房门被人用力推开,楚墨风疯了一样地跑了进来,一个箭步窜到贺拔夫人床榻前,才跪下便放声大哭起来,见此情景孙思邈对着杨昭懿和高良娣使了个眼色,三人缓缓地退了出去。 </p>

望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贺拔夫人颤巍巍地伸出枯瘦的手,面色慈祥地摸着楚墨风的脑袋,“傻孩子,都是当王爷的人了,怎么还喜欢哭,要是让外人看见了,不得笑话你啊?” </p>

握住对方的手之后,楚墨风止住哭声说到:“母亲大人生病了这么久,为什么不差人告诉儿子?” </p>

“傻孩子,我的小四是做大事的人,为娘的怎么能让你分神?上一次你身死,为娘的虽然悲伤,但是却坚信你不会就这样死去,我的小四经历了那么多磨难,老天爷怎么能让你就这样死去呢?”任由楚墨风攥着自己的手,贺拔夫人强行挤出一丝笑容,“为娘的想躺一会儿,你陪着我说说话吧。” </p>

楚墨风见状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服侍着贺拔夫人平躺在床榻上,“母亲大人想听什么?孩儿将给您听的。” </p>

“听你大姐说,此番你又接回来两个姑娘,为娘的就在想啊,我的小四又要大婚了,晗儿她们也长大了,过几年这府里又要添丁了,咱们高家又要开枝散叶了。”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贺拔夫人重重地咳嗽了几声,楚墨风见状赶忙将对方扶起,缓缓地为对方捋了捋后背,过了许久对方才缓过劲来,再度放平之后,只听贺拔夫人说到:“给为娘的讲讲这两个姑娘吧,为娘这个做婆婆的,怎么的也得先了解了解这两个新儿媳妇。” </p>

楚墨风闻言轻声地说起了焉耆之旅和第一次认识妲彩的事情,随着楚墨风的叙述,贺拔夫人时不时地‘嗯’一声,讲到精彩之处贺拔夫人还会偶尔笑一笑,说到最后楚墨风微微一笑,“母亲大人赶紧好起来,大婚的时候,孩儿还得带着两位儿媳妇给您敬茶呢,到时候您可不许吝啬,给的见面礼可不能轻了。” </p>

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之后,贺拔夫人缓缓地说到:“成,为娘的早早地给你准备好,有些乏了,你去找你姐姐和嫂嫂吧,为娘的想睡一会儿。” </p>

楚墨风闻言懂事地点了点头,悉心地为贺拔夫人盖好被子,缓缓地退出了房间。 </p>

门外高良娣和杨昭懿眼见楚墨风出来,赶忙上前询问情况,楚墨风见状摇了摇头,而后低声说到:“母亲身患重病,为何不告诉我?就是我不在,府里也有人,姐姐和嫂嫂也不来知会一声。” </p>

只见高良娣面色一苦,“小弟,不是姐姐不告诉你,而是母亲大人始终不让说,母亲说你是做大事的人,不能因为这些事情让你分神。” </p>

“大姐你糊涂,有道是百善孝为先,咱们的父亲早早地没了,大娘也早逝,现今就剩母亲一人,如若母亲再故去,这个家就没了,我们姐弟四人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孩子了,大姐你明白吗?”对于高良娣这番说辞,楚墨风并不买账,思索了片刻说到:“算了,你是长姐,我每日在外奔波,母亲这里全仰仗你和两位嫂嫂,按理说我不该埋怨你们,最近一直无事,这些日子我暂且住在这里,多陪陪她老人家,或许心情一好病情就能有所好转。” </p>

谁知一旁的杨昭懿闻言面色一变,附在楚墨风耳畔低声说了几句,楚墨风闻言心头一颤,一股不好的念头涌起,转身推开房门冲了进去,窜到床榻前伸手在贺拔夫人的手腕处和脖颈处一摸,当即跪在地上大哭起来,“母亲大人,您醒醒啊,孩儿大婚您不在,这杯茶敬给谁啊?” </p>

听到楚墨风凄厉的哭喊声,门外的高良娣和杨昭懿当即瘫坐在地上放声痛哭起来,而府内的下人纷纷跪在地上跟着哭了起来...... </p>

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且看义宁坊内白事再起,再看长安城内悲戚一片,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