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白岩之战 替我卸甲(2 / 2)

只不过对于这些俘虏的处理,前锋大将李世勣和皇帝李世民产生了矛盾,因为之前辽东城发生过诈降事件之后,李世民盛怒之下曾经下令日后攻下高丽城池,城中所有俘虏全部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三军有功将士。故而李世勣请求李世民遵守之前的军令,否则必将伤害了三军将士的心。</p>

得到消息的楚墨风,迅速来到李世民的大帐内,当着众人的面将李世勣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你李世勣是不是这些年顺风顺水惯了,连打仗的兵家大忌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你这次让陛下把俘虏赏给士卒,一旦消息传出去,你以为剩下城池的高句丽人会心悦诚服的投降吗?还是说你李世勣现在还能给本王变出一百万大军来用于后续作战?上次本王训示敬德,难道本王的话你没有听明白吗?咱们在异国他乡作战,麾下士卒每损失一个,咱们的战力就少一分,你不会以为本王的修罗铁骑是天下无敌的吗?”说到这楚墨风对着李世民点了点头,“想要赏赐可以,大战结束班师回朝之后,本王出资交给陛下封赏三军,但是现在赏赐俘虏,本王首先不同意。”</p>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世民思虑再三,遂苦口婆心地向李勣解释到:“将军此言确是如此,但将这些俘虏百姓作为奴隶进行封赏,朕不忍。这样吧,将军麾下所有有功将士,朕用府库之物进行封赏,权当向将军赎出这一城百姓吧。”</p>

眼见大唐一个万人之上,一个一人之上万人之下都发话了,李世勣也只好就此作罢。</p>

而起初,莫离支渊盖苏文征派加尸城的七百人去戍守盖牟城,李世勣将他们全部俘获,被俘虏之后的高句丽守军却决定跟从唐军效力,望着神色坚定的众人,李世民有些不忍地说到:“你们的家都在加尸城,你们为我征战,莫离支必然要杀掉你们的妻子儿女,得一人的帮助却毁灭他的一家,朕不忍心这样。”待白岩城被攻下之后,遂于戊戌日(初二),给予这七百人赏赐之后,将其尽数放走。</p>

自贞观十九年四月从幽州出发以来,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大唐军队已然连克四城,兵锋已经涵盖了近半个辽东之地,丁未日(十一日),李世民车驾与本部从辽东出发,丙辰日(二十日),大唐大军抵达安市城下,眼下只要加把劲,拿下剩下的这个安市城,届时就可以彻底收复辽东。</p>

而这样的局面对于高句丽也已然是岌岌可危,如若此番丢了安市城,届时整个辽东就尽数归了大唐;待辽东一丢,高句丽半数领土就不复存在了。</p>

深知此番安市之战的重要性,渊盖苏文也是下了血本,派遣高句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贞率高丽、靺鞨共计十五万士兵支援安市城,要知道这十五万人在当时的高句丽算是举全国最后的兵马了。</p>

得知高句丽十五万大军即将到来,一时间李世民等人忧心不已,然而唯独两人却是兴奋不已,第一个就是一路上没有怎么好好打仗的楚墨风,得知对方援兵前来,楚墨风遂辞别了李世民,率领本部扬长而去;而第二个人就是时任新罗国最高统治者的女王金善德。</p>

自从接到大唐的出兵诏令之后,虽然新罗国也是刚刚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但是依旧遵照大唐的要求,凑齐了五万士兵北上准备攻击高丽,但在这两三个月中,大唐在北面连战连捷,而新罗国军五万人马竟然毫无战绩,出于胶着态势,这让女王金善德恼怒不已,然而高句丽国大军全部抽调北上支援安市城,这让金善德看到了一丝转机,待高句丽大军前脚离开,后脚金善德便下令新罗军强攻水口城,几番不计损耗的猛攻之下,新罗军顺利地拿下了水口城。</p>

从这种趁火打劫的事情上尝到了甜头之后,新罗军决定继续北上,若是能够趁势打下平壤城岂不是妙哉,然而这种兴奋感随即被百济国给敲了个粉碎。</p>

眼见新罗大军强攻水口城,似乎是体内不安分的因子躁动起来,百济国王扶余义慈趁着新罗北上攻击高丽的机会,发动大军开始攻击新罗,连续攻占十余座新罗城池,无奈之下金善德只能命大军火速回援,开始了新一轮的与百济国死磕。</p>

而就在新罗和百济死磕的时候,前去阻截高句丽援军的楚墨风却遇到了一个不大的不小的麻烦,原来自前隋开始,每每与中原大战之后,高句丽都会不断地学习中原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对于《孙子兵法》一书,已然成了高句丽将领必读之物,此番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贞率部前来,竟然学会了《孙子兵法》内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由高延寿率领一部分兵马继续驰援安市城,而高恵真则是率部在沿途阻截前来阻截的大唐援军。</p>

望着对面大约与自己人数相等的高句丽大军,楚墨风并没有丝毫停滞,手中焚天灭世向前一指,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毕竟楚墨风知道,对方定然有将近一半的人前往了安市城,只要自己这边迅速解决战斗,定然能够趁势从后路狙击对方。</p>

双方才一照面,楚墨风便感觉出有些不对劲,按照常理来说,对方的箭矢对自己麾下士卒的铠甲是无法造成任何阻碍的,然而此番高恵真率领的援军,其射出的箭矢每每击打在身后士卒的身上,都会使其有一个短暂的停滞感,百思不得其解之下,楚墨风信手抄过一支对方的箭矢,仔细一看才发现其中奥秘,原来对方的箭矢一改往日厚重粗大的样子,打磨的极为尖细,故而才会造成了停滞感,念及于此楚墨风大声喊到:“全体俯身前进,务必小心对方的箭矢。”</p>

而此时修罗铁骑也纷纷取出弓箭开始还击,一时间战场上空箭矢肆意飞舞,凭借自身优良的铠甲,修罗铁骑这边毫发无损,而对面的高句丽大军却是惨叫声连连。</p>

眼见对方本阵当先一名身材瘦削的男子,此刻挥舞着环首刀向着自己冲来,楚墨风当即挺着双锏杀了过去,双方兵刃正待相交,谁知对方突然中途变招,身子微微后仰躲开了楚墨风这一击,而手中的环首刀准确地劈在了楚墨风腹部的左侧,只见一阵火星冒出,被对方突然一砍,虽然没有穿透铠甲,但是身体依旧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道,猝不及防之余楚墨风竟然向着侧面翻身而去,情急之下楚墨风单手一拍马鞍,整个人侧飞着离开了战马,一个前滚翻落在地面,而后握紧了手中的双锏,冷冷地望着对方。</p>

微微伸手摸了摸腰腹间受创的位置,楚墨风能够清晰地触摸到一道凹痕,正在诧异对方的兵刃究竟是何等绝世神兵,却见对方冷笑着说到:“大唐的贤王殿下,我们可是对你研究了好久的,怎么样,害怕了吗?”</p>

话音一落只见楚墨风冷哼一声,二话没说向着对方冲了过去,而此时自己的坐骑追云也趁势抬起前蹄,用力地踹在了对方的坐骑头上,只听对方坐骑一声长嘶,瞬间翻倒在地,而楚墨风此刻已然抵近身前,手中双锏用力向下一挥,对方见状双手托刀半跪于地,堪堪架住了楚墨风这一击,而后突然用支撑的膝盖在地面一旋,身形一侧躲过了双锏下落的势头,手中的环首刀再度劈在了楚墨风先前受损的位置。</p>

腰腹间再度吃了一刀,楚墨风这才看清对方竟然是用刀背代替刀刃进行攻击的,想到这楚墨风心知,如若再被对方击中一次,估计这尊铠甲定然会受损,无奈之下楚墨风只得忍住剧痛,倒提着双锏使出了苗云飞的旋风刀法,随着身形不断移动,楚墨风手中的焚天灭世不断地劈砍在对方的刀刃上,一刀,两刀,五刀,十刀,十刀劈完只听‘咔吧’一声,对方的环首刀瞬间断裂,而此时楚墨风也处于收招脱力阶段,谁知对方上似乎是狠了心,用手中半截断刀再度砍在了楚墨风的腰腹间,霎时间一丝凉意从腰腹间传来,楚墨风信手一抹,却发现手掌上泛起一抹鲜红,而此时对方竟然发力一般向着远处跑去,楚墨风见状怒由心生,奋力前去追赶,谁知对方竟然双手不停地向着楚墨风甩来。</p>

望着对方第一次开始挥舞双手,楚墨风便知道对方定然是要发射什么暗器,手中双锏不停地格挡,随着一阵‘乒乒乓乓’的声响,对方发射的暗器尽数被格挡下来,眼见攻击无果,此人当即翻身上马,向着远去飞奔而去。而此时场上的残余高句丽援军,一见主将逃跑,顿时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调转马头紧随其后,向着来时的路跑去。</p>

眼见敌军被击溃,楚墨风赶忙打了一个唿哨,翻身上马之后,示意薛云集结众人,大致清点了一番才发现,修罗铁骑全员无损,对方留下了将近四万余人的尸体,随后楚墨风率部迅速返回了李世民的本阵,将情况上报。</p>

回到营帐之后,楚墨风命人前去唤来薛仁贵,自己则是坐在大帐内,缓缓地摘下了头盔。随着一声‘报告’声传来,小兵薛仁贵缓缓地走了进来,楚墨风见状抬起手示意对方近前,而后轻声说到:“命人揽你从军之事是本王做的,本王派人调查过你,得知你熟读兵书武艺不凡,只不过是缺少一个机会,明日大战开始,本王麾下的六万修罗铁骑尽数归你指挥,好好打,别让本王失望。”</p>

薛仁贵闻言赶忙跪在楚墨风面前,正待开口谢恩,却见一条红色的血渍顺着楚墨风盔甲的一侧,一滴一滴散落在地面,见状薛仁贵也顾不得礼仪,起身正待大声呼喊,却被楚墨风抬手阻止,“别喊了,都说老子是他们的主心骨,你要是这么一喊,都知道老子受伤了,届时明日的大战怎么办?”</p>

薛仁贵见状眼圈一红,指着楚墨风的伤口有些为难地说到:“殿下,那您这......”</p>

谁知楚墨风没好气地瞥了对方一眼,而后缓缓地说到:“不怕,大风大浪老子都闯过来了,这点小伤算什么?来,替本王卸甲......”</p>

薛仁贵闻言,心头一震,缓缓地伸出手,小心翼翼地为楚墨风开始除去身上的盔甲......</p>

有道是战神卸甲后继有人,且看大唐军连战连捷,再看李世民班师回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