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 平局收场(1 / 2)

采花球王 球王BOSS 0 字 2021-04-18

熟悉的对手,熟悉的球场,阿森纳坐镇主场迎战红魔曼联! </p>

但凡2:2的比分多半都可以冠之以“进球大战”,而酋长球场里的这场进球大战有着更强烈的一份戏剧色彩――以上半场补时阶段曼联的进球作为开启,以下半场补时阶段枪手的进球作为尾声……堪称标准的“哨声不响,进球不止”。 </p>

强强对话的另外一层含义在于:交战的双方都遇到了比以往更强大的对手,所以今天的枪手与此前12连胜的那个枪手有所不同,今天的红魔与此前赢得大四喜的红魔也有所不同――攻势不再那么势如破竹,进球也不再那么轻而易举。 </p>

包括阿森纳的法布雷加斯、阿德巴约以及曼联的鲁尼、C.罗,即便各自都有进球或助攻,但显然他们的发挥均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相当长的比赛时间里甚至可谓举步维艰。 </p>

根源在于双方在防守中都实施了极具针对性的部署。比如为了限制法布雷加斯的活动,曼联双后腰哈格里夫斯和安德森两人几乎没有一次真正参与到进攻当中;而为了制约C.罗的突击,阿森纳的单后腰弗拉米尼几乎扮演起半个左后卫的角色。 </p>

范佩西受伤,温格收起最喜欢的442,改打451,阿德巴约独自突前,赫莱布在前卫线和前锋线之间随意游动,在安菲尔德,这套打法掀起“刹不住车的进攻潮”,卡拉格承认红军拿一分很幸运。对付曼联。温格故伎重施。 </p>

将451扶正确实是眼下最好的选择。达席尔瓦、沃尔科特和本特纳都有明显缺陷,无法像范佩西那样跟阿德巴约有效配合,与其在锋线上浪费一人。不如在前锋身后安插一个活动的棋子,既可以支援锋线,又能掩护风头太盛的法布雷加斯,曾被德国媒体封为经典前腰的赫莱布成为温格变阵的关键人。 </p>

开场后赫莱布很活跃,第14分钟他在右路拿球突然启动用速度突破维迪奇,本来已经抹过半个身位眼看就能传中,不过曼联铁闸也有经验。他背对裁判用手拉拽赫莱布,并身体卡住传球和突破路线,身体不占优势的赫莱布摔倒在禁区里。裁判没敢冒然判罚点球。 </p>

这成为阿森纳上半场为数不多的亮点,安德森和哈格里维斯的凶狠逼抢遏止住了阿森纳中路进攻,令枪手无法组织起流畅的传递。同时两个边路打不出来,尤其是右路的埃布几乎蒸发。弗格森制定的战术十分有效。上半场结束前鲁尼为曼联打破僵局。 </p>

中场休息时阿森纳传奇基翁说“阿森纳怎么威胁到曼联。也许该变阵。前面只有一个阿德巴约不够。”果然下半场一开始。温格变阵,还是相同的11人,但是两个边前卫大幅度压上支援赫莱布,法布雷加斯和弗拉米尼双后腰,形成4231。 </p>

这一招很管用,阿森纳打通了边翼,曼联边路防守压力骤然增大,开场仅2分钟阿森纳就利用快速反击打入扳平球。助攻到对方禁区的萨尼亚赶在皮球滚出底线前回敲给中路无人看防的法布雷加斯。 </p>

随后10分钟阿森纳形成围攻之势,先是克利希一人突破三人防守。传中打在哈格里维斯手臂上,但是裁判认为是无意手球没判点球,64分钟埃布右路拿球突破吸引三人防守,他横敲给赫莱布形成空门,可惜白俄罗斯人打高了,两边打活了曼联防守被扯开,中路进攻也有了威力,弗拉米尼突破造成安德森犯规,法布雷加斯的任意球穿过人墙被范德萨在门线前扑住。阿森纳的控球比率一度达到73%!完全压制住了曼联。 </p>

赫莱布在4231中依然抢眼,温格吃透了他的特点,“他在小范围内的盘控能力一流,经常有穿透力很强的传球。”法布雷加斯攻入的扳平球就是从赫莱布脚下策动,他扛住安德森的骚扰将皮球传出来,第65分钟他又在左路底线靠突然加速甩掉布朗,底线处回敲,可惜法布雷加斯跟上射门偏了,一直到赫莱布下场前,他都是阿森纳前场最有威胁的球员。 </p>

与法布雷加斯不同,赫莱布的位置更飘忽,忽左忽右,突破也更坚决,面对维迪奇、布朗、费迪南德这种高大型后卫,灵巧、控球能力出色的赫莱布踢得游刃有余。阿森纳在他的带动下满盘皆活。 </p>

换下赫莱布成为比赛又一个转折点,防守压力变小的曼联依靠球员个人能力发动反击,赫莱布下场后1分钟C罗推射空门将比分再次反超。 </p>

温格第三次变阵效果不佳。好在阿森纳也回敬对手一个伤停补时进球。 </p>

温格第三次变阵成为疑问手,不过无论如何教授已经进步许多,以往他是死抱一套阵型不放的典型,现在他敢在90分钟内三次变阵,勇气可嘉。赫莱布是温格大胆改变的关键人,他可以打右前卫、前腰、左前卫,有他在,阿森纳可以在平行442,4411和4231之中自由选择。 </p>

缺少范佩西的日子里,温格需要靠阵型带来的灵活性弥补锋线不足,赫莱布的存zài让他能放手试验,从战术作用上看,赫莱布甚至超过法布雷加斯。 </p>

足球场上“限制与反限制”的本质在这场比赛中因此体现得淋漓尽致,温格和弗格森都没少在这两方面下功夫,比赛的结果证明双方在“限制“和“反限制”两项工作中都有所收获却又无法做到尽善尽美,2:2的比分大体由此而来。 </p>

一个佐证是:90分钟双方打入4粒进球,直接助攻或间接助攻都有边后卫球员的身影――曼联的埃弗拉、阿森纳的萨尼亚分别贡献一次直接助攻;而曼联的布朗和阿森纳的克利希也分别贡献一次间接助攻。 </p>

通常曼联前场四头怪和阿森纳前场五人组已经足以完成各自摧城拔寨的任务了,边后卫助攻更多所起到的不过是一些象征性的作用。而本场比赛的情形截然不同――“四头怪”和“五人组”均被对手严加看管,边后卫得以浮出水面走上前台。 </p>

这或许是温格与弗格森斗法中的“英雄所见略同”,收获不言而喻;而留给两位教头的问题也大致相似――传统且擅长的攻击方式在对垒强敌时又该如何继续发威? </p>

凭借在对阵利物浦和曼联两大豪门比赛中的连续进球。法布雷加斯已足以证明自己强大的个人能力,阿森纳有演变成为“小法一个人的球队”的强烈趋势,这种趋势无疑是一柄双刃剑――在给枪手带来莫大帮助的同时也暗含着某种隐忧。 </p>

事实上不论对利物浦还是对曼联,小法都受到对手的重点照顾,两场比赛各有大段时间枪手的进攻因此失却了足够的条理和效率,如何解放小法,让其拥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以便摆脱对手的盯防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攻击力。当是教授下一步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p>

弗格森一点也不比温格轻松。其刚刚盛赞的特维斯在这场强强对话中又回到了老路上,被纳尼替换下场之前的76分钟时间里,阿根廷前锋90%的力气都花在了拼命抢球上。形似“防守型前锋”的楷模,为数不多的回撤控球组织传递又多半以失误告终。 </p>

在双后腰压上属蜻蜓点水式的背景之下,即便吉格斯偶尔伸手相助,鲁尼一个人也承担了太多的重任――曼联整个下半场的进攻大都以其为支点。原本一个攻击手不得不扮演起前场控球组织者。或许他可以做到很多,但惟一做不到的就是――自己传球,然后自己再抢点射门。 </p>

没有中锋掩护的鲁尼与没有人分担的小法殊途同归,是的,他们依然在进球建功,却也依然在超负荷运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