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对于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带着束脩和学费,和堂弟一起见到了未来的老师。
是一个年近六十的老人,据说当时考中了童生,后来屡试不第,回到镇子当了老师。
据说这位老人对于启蒙有独到的见解。其实对于李兆来说,这个也是比较重要的。
自己学的是简体字,除了要学繁体字以外,还要注意一些词的发音,基础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自己所知道的诗词,也需要一定的基础,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奋斗吧,骚年!”李兆对于学习也很无奈。
“童生要考的内容,除了四书的背诵默写,还有诗词的书写。”孙老夫子直接明确了学习目标。
“接下来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是识字,然后是背诵,再就是对韵。
文房四宝只提供一份,需要使用的话后期要自行购买。写好字对于得分是很重要的”
一天下来,李兆也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可能是自己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吧。
返回家已经是比较晚了,张紫烟清洗了一个油灯为李日照夜读做准备。
吃过饭后天色已经黑了,她点亮油灯,坐在一侧想自己的心事,也算是陪着他。
隔一会拨一下灯芯。
李兆把白天学的内容做了温习。
之后,便开始寻思一些其它的事情。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是最妥当的行事之法。
他规划了自己的学业,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谋划了可能出现的危机自己应对之法。
洗漱之后,便进入了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