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狐少年(2 / 2)

他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在看清徐尹的脸时,目中流露出凄恻的自嘲。

“原来是你……”

他惨笑,“我把你当朋友,你为什么要这样害我?”

徐尹避而不答,看也不敢看少年一眼,只吩咐左右抬来担架,把少年搬上担架。

“哈哈哈,”少年像疯了一样笑着,“我真是有眼无珠,我真是有眼无珠……我要这双眼睛还有何用?

!”

被放到担架上的少年忽然暴起,二指径直插向自己双目。

可惜在堪堪碰到眼睫之时,旁边便伸过一只手来,拢住他两根手指,狠狠向上一拗,竟是当场将他两根手指折断。

少年闷哼一声,连番折磨,他终于连惨叫声也发不出来,直接痛昏过去。

妙芜一边看,一边觉得胆寒。

这萧恨春的手段,也太狠了。

先是告诉这碧游观的少年,他是天狐,是半妖,接着便直接动手废去了少年的金丹,把对方变成废人。

修行不易,十几载年岁的苦修,全在他那一掌中付诸流水。

谢荀更是看得暴怒,如果不是因为这是梦境,他势必要冲出去拯救这位同门。

萧恨春松开手,皱眉自语:“纯正的天狐血脉,果然难得。

我这主仆之契,险些压不住他。”

徐尹请示道:“如此,仆下先将此人带下去了。”

萧恨春道:“待他养好伤,让钿儿用些手段,速速和他诞下孩儿。”

“我的时间,不多了啊。

仙门那些人,不会容我太久。”

徐尹垂首领命:“仆下一定不负主上所托。”

跟着视角一转,又是另外一处宅院。

月明星稀,夜风习习。

徐尹站在廊庑下,好似一尊沉默的雕像。

一门之隔,传来衣帛碎裂的声音,然后便是什么东西双双倒地的声音,不多时,男女压抑的喘息渐渐高起,其间夹杂着女子难耐的呻吟。

这场景转变得太快,妙芜一时没回过神来。

等到她明白屋子里在上演什么时,神识忽然像被人踢了一脚。

她只觉身子骤然上升,然后又急速下降,倏然回归本位。

眼睛眨了眨,还是那个熟悉的院子,还是那个熟悉的屋顶,只是她指尖的蝴蝶正化为金粉一样细碎的光点消散开来。

须臾,一阵风过,那金粉一样的光点便被卷跑了。

妙芜侧首去看谢荀,只见他双目微阖,指尖上的蝴蝶仍自振翅不休,显然还未从怀慈和尚,或者说徐尹的梦境里脱身出来。

真是峰回路转,他们本是来探查周菱的行踪,却不想叫他们发现一个萧氏魔头的余党。

妙芜等了约有一刻,才见谢荀双睫微动,慢慢睁开眼睛。

她连忙靠过去:“小堂兄,怎么样?

后来的梦境是什么?

可有发现和周菱相关的线索?”

谢荀咬牙道:“这些人简直是畜生!”

用这样肮脏卑劣的手段逼迫那少年和另外一个小姑娘生孩子。

他们把人当成什么?

是可以任由他们操控,随意配种的牲口吗?

妙芜赶紧安抚他:“别冲动别冲动,当务之急还是先帮周县令找回女儿要紧。

虽然之前王六哥用周菱的八字推算过,算出的结果是人还活着,可人活着,不代表没受到折磨。

周菱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要是遇到点什么,可真是连半点反抗之力都没有。”

谢荀深呼吸了两下,才勉强将情绪平复下来。

妙芜心里嘀咕:她这小堂兄,这么一个嫉恶如仇,正直得不能再正直的好少年,到底后来是怎么黑化成为祸仙门的大反派的?

她可真是好奇。

可再往深里想想,不由又觉得有些心疼。

得遇上多大的变故,才能让性情发生那样翻天覆地的扭转?

“嗯?

小堂兄?”

妙芜心中暗叹,动手戳了戳谢荀的手臂。

谢荀摇了摇头,似乎有些失望:“这怀慈和尚梦境里,没有出现任何和周菱有关的信息。”

“啊……”妙芜也有些失望,还以为找到了突破点,不想白忙活一场。

谢荀把僧房里的蝴蝶招回来,收入袖内,提了妙芜一下:“走。

这怀慈要醒了。”

言闭单手挟着妙芜,几个起落间就远了此处僧房。

二人离去后不久,僧房里的怀慈和尚果然揉着眉心坐起身来。

“又梦到了啊……”

他用力地揉着眉心,起身穿上僧鞋,走到桌边给自己倒了杯茶。

这边谢荀二人和谢谨汇合后,谢谨道:“我试过了,后山的秘境用谢家的手段打不开,且后山塔林夜间有武僧轮值看守。

皇觉寺的武僧以武入道,清心苦修,修为虽然比不得你我二人,但也不容小觑。”

“和洛子桑在一起的那位殷公子乃是皇贵妃洛氏之子,按我今夜观察,并未发现他有何异常。”

谢荀也将他们梦中所探简略地说了一遍。

谢谨年岁大些,仙门大乱起时,他已能记事,闻言便道:“确实不曾听闻那萧恨春曾经抓了碧游观的弟子,更何况是这样一个身份特殊的弟子。”

身负天狐血脉,且继承了观主信物。

熹微的晨光透窗而入,原来不知不觉间天光已然大亮。

小黄狗本来百无聊赖地趴在地上听三人讲话,忽然间像是听到了什么异样响动,从地上蹿起来,竖着耳朵听了一阵,然后就转头去要妙芜的裙摆。

妙芜伸手摸摸它的头:“饿了?”

小黄狗也不回应,只拼命咬她裙摆,像是要带她去哪里似的。

妙芜抬头和两位兄长交换了个眼神,“阿黄好像要带我去哪里。”

谢谨道:“既如此,跟它去看看。”

妙芜便牵起缚灵索,三人一路跟着小黄狗绕出厢房,绕过几座宝殿,远远望见山门前围着一群人,喧嚷之声便是从那里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