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论—网站的发展思路(2 / 2)

09年的4月,是遭遇最大危机的时候。我可以说把责任推给中文在线,然后躲去杭州,但既然决定要留下来做,就要有承担一切的觉悟。那么多的问题,天天有人骂,你去驳斥么哪有那个时间,而且有用么领导拿了更多的钱,有更多的经验,不能让下属去顶缸,去为了口舌之利冲锋陷阵,太没有意义了。

现在,真正艰苦的时候,早已经过去了。困难的时候诉苦,是为了博取同情么无意义。顺利的时候想想过去的痛苦,可以给自己敲敲警钟,知道路还很长,要做的还很多,距离08年的时候还差着呢。技术,产品,内容,无一不薄弱,人手不足,培训不够也是常态,我的三篇编辑指南,到现在也只完成了一篇。

哪家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感,离死就不远了。时时要有警惕之心,不要妄自尊大。平台大是好事,但是平台大了,人不能懒,现在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从一个安逸的地方出来,面对四周的狼群,能不能获得好的待遇,也是个未知数。小企业有小企业的毛病,主要在不规范,资源不足,大企业的毛病大都在态度和流程上。

这世界上最悲惨的,就是小企业没有大企业的资源,却有大企业的毛病。尾巴翘上天了,脚却没放在地方,迟早摔个半死。人,不去论坛,不管贴吧,只关照着自己的平台,记着,革命尚未成功,需要干的事还很多。我想,再埋头干两年,我们会回来的。希望到那时候,圈子里已经是一派繁荣了。

合作是好的。我一直非常感谢中国作协和鲁迅文学院。说实话,第一次见到作协的书记李冰的时候,很是紧张了一阵。李书记开玩笑说:你的名字和我一样,都很女性化啊。我一下子就笑了,后来开会,主要是和陈崎嵘书记在一起,他思路很清晰,气场也很足,对我非常照顾。马季老师,是一直很支持网络文学的专家。

在很多人伤害,不屑,蔑视网络文学的时候,我们的主流社会仍然给予了我们足够多的支持。这支持是好的,也是主流的,我们急需得到的。原先我没有意识到去鲁迅文学院培训,是多么崇高的荣誉,但是在和一位传统作家聊过以后,看到他的那种羡慕和渴望,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原来我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中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所以,当别人拿出自己的资源来支持你的时候,你应该感谢。这不是说拍mp什么的,而是做人应有的基本礼貌。感恩这个词是挺正式的,我很少用。但是人确实应该要有感恩的心,你知道自己走的每一步,不仅仅是靠你自己的努力,也是要别人的扶植。凡是对你好的,你要记得。心安。

这几年以来,我一直认为向对手学习,低头认错反省是两个很伟大的品质。竞争和发展,是恒久的主题,把对手摆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去剖析,是很重要的。既不能仰视,也不能鄙视,平视戴上显微镜最好。自己做错了,还不知道反省,是很可怕的,如果你还是一个头目,顺带会毁了你的喽啰。

作为一个网站的官方人员呢,说话要谨慎。不是说一句:我的话仅代表个人观点,和公司无关,就真的能无关了。如果你硬要代表个人,就重新注册个号,莫用认证的了。另外,没搞清楚来龙去脉的时候,莫急着跳出来说三道四,图惹人笑。积怨,积怨,那就是要爆发的,老老实实的听人骂,气消了,再继续合作吧。

书,从来就不仅仅是商品,写书人,也不仅仅就是个商人。把一切都归结到钱上面,是简单粗暴,不负责任的。在合作愉快的情况下,钱越多当然越好,在合作不愉快的情况下,钱越多矛盾就会越大。总是说别人不体谅你,可你又何时体谅过别人那一句对不起,不好意思,我错了,就真的那么难么骄傲,不是自大。

现在网站的竞争与发展,早已经不是个人网站时期的那个样子了,说的好听点,网站就是前台的一个窗口,真正较量的是你背后的实力。就像,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网站,只是中文在线的互联网部而已。你的兴衰荣辱,甚至是一举一动,都带着你背后的那个人的影子。资本,就是要求投1块钱,挣2块钱的。。

每个人站的立场不同,要的东西也不一样。公司有公司的要求,网站有网站的需求,编辑有编辑的想法,作者有作者的诉求。怎样调顺这几方面的关系,是艰难的过程。矛盾一定会有,而且有时大到不可调和。你不能说谁一定对,谁一定错,站在那个立场上,都有道理。但是,真遇到问题了,你怎么去解决呢

编辑做为中间层,很多时候就是夹心饼干,上头的命令,你听不听作者的意见,你听不听如果两头产生矛盾了,你该怎么做不是说屁股决定脑袋,如果你这样做了,就一定损害了一方的利益,这对另一方来说,是个严重的伤害。很多事情,远远超过你的想象。你以为是天边的一朵云,没想到来的却是暴风雨……

作为你的上级,他能决定给你多少资源,决定你的工资和升迁,如果他一定要一意孤行,你是没有办法的。但是你可以对你的作者好一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奇怪的不可理喻的事,但生活还得继续是不是大家都不是命运的主人,就不要相互伤害了。有理说理,没理就闭嘴,不要被屁股逼着,脑袋也不要了。

我对是有很深厚的感情,和很多一开站就来了的人一样,有着文青般忧郁的气质。所以,无论它年少轻狂,还是暮气沉沉,我都没有放弃它。我对新来的编辑说,你选了编辑这条路,就要忠诚于你的职业。不管你在哪里干,都要维护你的口碑和尊严。所以,很多人来,很多人走,我也不挽留,希望大家都过的好。

做网站,尤其是小说站,讲究的是小快灵,出了问题就及时改,有什么想法早调研。可是公司化运营以后,受制于大公司的种种流程,速度极慢,我多次按捺不住,不过门户的编辑安慰我:你挺幸福的了,我们改个按钮,要走二十道流程去技术部门,然后技术部门的意见再反馈给我们,就三个字:做不了。人生啊……

网络原创小说,是一个极其草根的东西,在很多互联网精英眼里,这个东西很奇怪,理解不了。他们也尝试去了解,但是发现过程很痛苦。在做决策的时候,习惯自上而下的命令,而不是从下而上的推演。当遇到拧巴的地方,就靠强力去扯平,于是就悲剧了。不理解,不爱它,却要控制它,这就是悲剧的本源所在。

有句话叫:世界大事,浩浩荡荡。现在很多精英终于承认失败了,于是新开个网站,搞那些主流的,传统的东西了。网络小说炒的很热,但是炒作不代表真正的实力。我也从来不觉得男玄幻女言情,这就是网络小说的全部了。但是你要发展的话,可以单独的去做其他类型的,而不是把现在的男玄幻女言情强行扭过来。

公司化运营,给了你资金,技术,渠道,但是也给了你很多不应该有的东西:主流,流程,杂活事。在资本的炒作下,网络小说好像热门的不得了,和音乐啊,视频啊,游戏啊俨然并称四大xx,但是你看看,它的产值有多少不要靠宣传来硬炒了,说网文的读者如何如何有钱,如何如何高学历,去tm的,不懂就别装x.

之所以没有人干预技术,是因为代码不是每个人都能写,之所以没有人干预运营,是因为运营吃力不讨好。可是内容呢好像每个人都懂一点,都能去指点江山。动辄就是我觉得这样,我觉得那样,你一本网络小说都没看,你觉得个p啊。既然是精英,就不要让网文成为你的滑铁卢了,人贵有自知之明。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为了拧顺公司,网站和作者的三方面关系,我可以说是身心俱疲。好在很争气,欣欣向荣之下,各方关系缓和的很快,逐渐变得融洽。到今年这时候,似乎一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所以,共赢的前提是发展,只有发展了,才可能最大程度的化解矛盾。但是发展了,仍是要坚持公平第一的。

我觉得相比较于竞争,更多的问题还是在发展上。如果某家没有那么大的经营压力,没有那么多的决策失误,我相信这次cctv的事是不会发生的。所以不要把原因归结到竞争上,那只是表象,或者说那只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网文没到那么张扬的时候,为了上市去硬推,其实是把网文放在火上烤,最终资本方得不偿失。

资本方对推动整个网文发展,是功不可没的。也可以说,他们进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这么多年以来,网文是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是没有形成与之匹配的大规模盈利模式。是有盈利的,小富即安而已,与资本方的要求是天差地别。网站运营由此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压力之下,网站与作者之间矛盾丛生。

规模化盈利,就是网文的阿喀琉斯之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家都奇招迭出,有些初见成效,有些干脆就成了昏招。怎么说呢这就是成长的烦恼吧。过早的傍上了大款,结束了网文的个人站长时代,现在看来,对网文的成长是不利的,反倒成了加了化肥的绿豆芽,看起来翠绿,其实头大脚轻还不是个味儿。

昨天和人讨论了四个钟头的网文,我表示了深深的担忧。网文,到底变成了谁的网文为了解决盈利的问题,网文逐渐的变成了出版的附庸,影视剧本的附庸,游戏改编的附庸,我谨慎而担心地看着这一切,看着这些都比vip赚钱的渠道。也许这就是网文未来的变迁吧。反过来讲,手机却成了离网文最近的地方。

过去十年电信运营商的分合,将有线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再度统一,而运营商在渠道上的强势地位,保证了网文能有基本的利润分成。因为运营商掌握着渠道,可以解决互联网vip模式最大的毒瘤——盗版。我知道网文一定会因此而改变,我盯着这一切,生怕自己一眨眼,我所熟悉的网文,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这两天想的实在是太多,关心则乱。又面对下半年要做的产品运营工作,感觉压力重大。在解决内容问题之后的短暂欣喜,复又归于沉重之中。希望鲁院回来,能有新的收获吧。打架,要打就打吧,总是在这种吵吵闹闹中,让很多东西大白于天下,反而能剥离资本强加给网站的东西,痛快痛快,痛过了不亦快哉!

网文确实是要主流化的,不主流化就没办法争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作者也得不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年轻的时候,光有钱就行了,年长一些,就不是只有钱就能解决的了。但是推行主流化,不是灭了玄幻,弱了言情,而是要另开一条路,让市场来说话,喜欢纯文学的去哪里,喜欢诗歌的去哪里,喜欢散文的去哪里。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还是不能理解市场的力量。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盲点的,这就要有自知之明。网文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当年的榕树下已经死了。别把亚洲人,欧洲人都说成是非洲走出来的古猿,本来就不同根不同种。喜欢榕树下的人还在呢,只是比例低了点,要耐得住寂寞,守着你的位置,不要瞧着别人眼热了。

刚有同志问无线的问题,我解释一下吧。现在我写不了无线的指南,因为中文在线的特殊地位,我怕说漏了。现在移动建立了wap.cmread.com的wap网站,公开数据是每月收入过5000万,以后会更多的。分成模式是:移动:运营伙伴:内容提供商=4:2:4,内容提供商获得的收益,一般与版权提供人是55分成。

我一直深爱的是网络文学,因为结合了我喜欢的互联网和文学。在网络文学里,我关注两个基本点:作者和作品。现在对作品的关注是很多的,到处都是推广,虽然缺乏深度开发,精细运营,但总还是有些样子的。但是对作者群体的关注,是非常少的。我们不仅要提高作者的收入水平,同样也要提高作者的社会地位。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地位能反映出人的生存状态。我们很久之前就想给作者做四险一金,但是大半年以来,经历了重重折磨,是举步维艰,合同,实际操作等等都是阻碍。依靠中文在线或者是一家网站来做,杯水车薪,一个,两个,或者是三五十个我们需要团结,需要联合,需要更多的主流社会的关注。

公司是需要解决规模化盈利的问题,作者同样也要解决自己的生存状态问题。解决不了作者的问题,就不会有批量的职业作者诞生。网络文学走到如今,十来年了现在作者有多少职业作者有多少没有职业作者长期、稳定、高质量的供稿,网络文学谈何发展从08年以后,网络文学出过几本好书我们反省过没有。

一冷一热,是天之道。不能指望着网络文学一直走在风口浪尖上,总有回归平淡的那天,那时候,你靠什么来撑起这杆大旗当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消失在网络中,当一个个的老作者新书扑街频换笔名的时候,整个网络文学还有积蓄请爱护作者吧,他们是比网站更弱势的群体。当和他们对簿公堂的时候,请反省。

网站在经营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因为渠道还没有打通,市场还没有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和网站之间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相互体谅,相互支持,作者可以得到有保证的收入,网站也可以维持基本的运营。合则两利。任何一方被亏欠了,这种事都做不长久。作者忍一时,也会爆发,网站忍一时也会倒闭。

当渠道成熟,市场打开的时候,因为之前网站和作者之间有良好的沟通,并且有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就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我们是相信网络文学一定会焕发出更多的光彩,也坚信我们的工作是有价值的。随着网络文学的衍生价值逐步扩展,作者会获得非常好的收益,与之相随的就是网站也会获得盈利。

所以,从我经营这几年的经验来看,网站应该保持比较低的运营费用,不见兔子不撒鹰,做好基础工作即可。当钱向你涌过来的时候,手也不要抖,眼睛也不要迷乱,脑袋也不要糊涂,该分账分账,该发展发展。不要用太高的运营费用,来把自己逼到到处找钱,到处制造矛盾的路子上来。历史证明,网文没到那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