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毛是杨大军的儿子,今年十岁。 再等上几年,他就能去厂里上班了。 李金凤心底再清楚不过,这个年代的工作,含金量有多高。 特别是国营厂的工人,那就是活生生的铁饭碗,国营厂的工人,城里户口会直接解决,以后还会分房,每个月的工资,至少四十块起步。 眼下市面上几分一斤的粮食,四十块,能买多少粮食? 更别说,每年国家还会定额分粮,拿到这个工作,往后的日子甭提多滋润。 当然,前提是一个人,要是养娃,养一大家子人,肯定不够! “等那小子去工厂上班,估计都得五六年后了,到时候,厂长还是不是厂长,谁能保证? 再说了,你小学都没上过,大字不识一个,准备咋解决工作?” 杨大军的嘴巴,不是一般的毒。 没错,李金凤是个文盲。 除了扫盲班,小学一天都没去过。 李家财力有限,除了供一个李大海,其他人,都没条件去上学。 不过现在,让李金凤去上学,她也学不进去。 她一开始,就没想过,靠念书这条路,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如果以她的学历,不花点本事,估计还真的难找正式工作。 “师父……” “行了,甭说了,你看看你啥时候结婚,结了婚,啥时候去江北,我提前带你去找厂长!” 杨大军当初确实是在上班的时候,出了点事儿。 厂里的机械发生故障,直接绞掉一个学徒工的手,可这一切,不是杨大军的错,而是厂长刘棉生的儿子。 刘棉生不想自己儿子遭罪,就让杨大军顶罪。 那会儿,杨大军也结婚了,妻子周巧的户口,又转不到省城,加上刘棉生答应给他一个国营厂的名额做补偿,只要不是他,不管谁都行。 他就答应将这事儿扛下来了。 以至于外头的人,传来传去,都是他犯了错,被国营厂给辞退了。 那可是国营厂,他又是正式职工,要不是自己同意,谁能辞掉他? 不过这些事情,不方便和别人说就是了! 李金凤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得了个国营厂工人的名额,虽然目前还没落实下来,但杨大军这人说一不二,说过的话,就一定会兑现。 周巧是这个时候,端着盆,进的堂屋。 “来来来,吃西瓜!” 一盆色泽鲜艳,切得大小均匀的西瓜,放在搪瓷盆里,李金凤礼貌的拿了一小块,陆建国跟着她也拿了一小块。 吃了瓜,又聊了几句,李金凤和陆建国就回去了。 路上,李金凤问起了陆建国,“建国哥,你说我师父是不是对我太好了点?” 岂止是好,那简直是亲闺女的待遇了。 “你师父人很好!”陆建国说。 “恩,大家都觉得他凶,我倒觉得他做事认真负责,而且只要你做对了,他态度还是很好的。” 虽然每回对她说话的语气不好,话语中,也夹枪带棒的。 不过人本质不坏,而且处处为她着想。 “或许,这就是他将这个名额给你的原因!”陆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