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令西夏大军闻风丧胆的狄青(2 / 2)

在他脚下,有着无数具尸体。

这些尸体,铺垫成山,倒在他的身前。

大地一片狼藉,血流成河。

然而狄青岿然不动,握着大刀的手微微颤抖。

就这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有些无敌的气势,也有些莫名的凄凉。

“不说话装高手?”

“不得不说,这股气势,再加上这面具,简直绝了。”

“这么多人都是被他所杀?这也太凶猛了。”

“我看倒不是他故意装高手,而是他累了,乏了,实在动不了了,你们没看到了,他的身躯都在颤抖。”

各个平行世界的人,都被这一幕震撼到了。

尸骸成山?面具杀神?

不得不说,气场有点强大。

而就在这时,狄青缓缓摘下了自己的面具。

那是一张无比清秀的脸庞,皮肤白白净净,五官精致立体。

拿下面具的狄青,哪里还像个战场杀神,分明更像个上京赶考的秀才才对。

众人这才明白狄青为什么戴面具。

这哪里是装帅啊。

分明就是狄青面貌太过清秀。

这样眉目清秀的将领,若带兵打仗,会对士气有很大的影响。

士兵们会认为是绣花枕头而军心涣散,尤其是在宋朝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环境里,士兵看将领能不能打,往往就是看你长得威武不威武。

一个威武霸气的外表,就很容易让人安心。

所以狄青为什么每次上阵都是披头散发,戴铜面具,他们也能理解了。

挺拔的身姿、澎湃的杀气、铜色的面具。

这般组合,对于敌军来说,有着威吓力和震撼力。

而就在这时,狄青缓缓开口了。

【战争是残酷的,人心也是冰冷的。】

【纵使我狄青魂飞魄散,身死道消,也要守护华夏大地。】

【兄弟们!战!】

【为了大宋!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家人!】

【活下来的有安家费,死了的也有,杀一个回本,杀两个是赚!】

【我等都是好样的,冲锋!】

而后,视频中所有将士都精神焕发,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敌军节节败退。

“燃起来了!”

“听到狄青将军这番话,我都有一种想要为他卖命的冲动。”

“两军交战,气势尤为重要,这狄青每次气势上就压敌军一筹,对方已经输了一半。”

就在所有人都在感叹时,视频中又出现了几行字:

【狄青,又号称为大宋武曲星。】

【和文曲星包拯并称文武双曲星。】

【狄青的出现,甚至改变了宋军的打法。】

【为什么这么说?】

【宋仁宗宝元二年,宋夏之战爆发,随后的几年,宋夏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加剧。】

【宋朝的经济建设做得顶好,军事实力却一直逊色,宋军对西夏的作战可以说是屡战屡败,特别是在经历三川口,好水川几场关键战役的惨败之后,大宋上下弥漫着一股极度“恐夏”的气氛,大宋将士士气更是跌落到了谷底。】

【就在这种危急之际,狄青因为善于骑射被任命为了延州指使,所谓指使,说白了就是一名低级指挥官,不过虽说官阶并不高,但大小也是个官,狄青世代为农,这大大激发了狄青的热情,每次作战他都一马当先,身先士卒。】

【他的骁勇善战在震慑敌人的同时也极大振奋了北宋兵卒的士气,使得他们一扫怯懦和颓势英勇杀敌,军队凝聚力、战斗力迅速提升,宋军胜仗也越打越多。】

【狄青在西陲作战的短短四年之中,一共经历了大大小小二十五场战争,虽然不敢说是从无败绩,但在他的带领下,宋军夺取了西夏金汤等城池,消灭了一些在宋夏之间举棋不定首鼠两端的小部族,焚烧西夏战略粮食数万石,成为了实至名归的,使西夏军队闻风丧胆的胜利之师。】

【狄青戴着铜面具,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善战。】

【他的传奇人生,依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