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难得的是,他带领的这支队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手下的兄弟们也都对他死心塌地,无比爱戴,一下成为了边境的一方霸主。
这人呐,既缺德又有才的时候,总会让人纠结。
丞相思虑再三,开口道:“皇后娘娘……您说的可是那位发配到边境守边的夏乘风?”
丞相所想问的问题,也是此刻夏如妍想问的问题。
夏如妍怎么也没想到,皇后竟然会想着把夏乘风搬出来。
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是啊,难道本朝上下,还有第二个夏乘风吗?我瞧此人,甚有本事,明明是发配到边地的,却还能借此机会扶摇直上。看来是个聪明人,能绝地反杀。这样的人才,自然该到我麾下才是。”
丞相皱眉:“可此人……在京都之中风评极差,当年百姓可都是上了万言书参他的。皇后若是重新启用他,百姓们那……岂不是心中不忿。”
皇后听了这话,立刻摆了摆手,说道:“丞相,你这话就说的不对的,此言差矣。没错,夏乘风在京都的事,我也有耳闻不少,有些事,确实做的有些过分了。不过,那也都是一两年前的事了,这一两年,他在边关做的不错,那我这个做皇后的,自然就要赏罚分明,不能盯着过去的错误责罚一辈子吧。我想百姓那边,应该也不记得有这号人了。若是你担心,夏乘风回来时,你写信给他,让他进了京都之后千万别惹事,就是我说的。”
丞相听了这话,只觉得皇后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诚然,夏乘风有军功,可他发配边境之前,可是有杀人罪,罪已至死,这才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回了京都,那对死者家属如何交代。如今宫内已是千疮百孔,暗流湍泳,若宫外再闹个什么民变,那这可就顶不住了。
再者说了,夏乘风此人性情乖张,六亲不认,脾气古怪,实在不是好相处的。即便千辛万苦力排众议地弄到了京都,是否能为皇后所用,还是个问题。
可千万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是夏乘风站到了皇贵妃那里去,那可怎么好?
丞相思虑再三,说道:“我们所图谋的,是大事。来参与的人,必须得忠诚,听话,夏乘风是一个想当英雄的人,未必会服从我们的命令。到时候要是引火上身了,恐怕就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皇后瞥了丞相一眼,不屑地说道:“我说丞相,你怎么最近做事这么优柔寡断,畏手畏脚的呢?我们手上不是有人会下蛊吗?传说中,这蛊毒可以蛊惑人心,控制中蛊之人的情绪行动。等夏乘风入了宫后,就让人给他下蛊,不就能给我们控制了吗?等事情办完了,一切尘埃落定,在把夏乘风除了,永绝后患,不就可以了吗?”
夏如妍在窗外听到这话,顿觉得不寒而栗。皇后不仅善妒多疑,还冷酷无情,翻脸不认人,跟这样的主子做事,实在没什么安全感,随手都会过河拆桥。
皇后说得轻巧自在,却不知这实施起来中间会横生多少枝节。
只是看皇后一副势在必得的模样,丞相也知道,再多劝也无益,只得点了点头,说道:“皇后既已决定,那微臣便照办。微臣回府之后,便给夏乘风发去书信。”
皇后听到这里,才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有劳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