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忽悠上线(2 / 2)

“谁说我没想到。”谢建业指着谢伯文,“都被他们用光了。”顿了顿,“你还好意思怪我,谁让你生那么晚的。”

谢琅气笑了,“这能怪我?谁让你们那么晚成亲。”

“停停,你俩别吵。”里正连忙打断,“三郎,东西拉屋里去。你家西边建一半了,进去看看有没有盖错。没错的话明天一早找几个人,随你上山砍树。”随后转向大家伙,“从明天起,女人去种竹子和桑树,男人跟我去挖沟,找哪里有泉眼,把泉水接下来。三郎这边留十来个人帮忙和泥、搬砖就行了。”

谢广忙问:“挖沟村里管饭吗?”

“管什么饭?这是咱们自己的事,又不是给官家做事。晌午谁回谁家吃。”里正道。

谢广连忙拽他爹,小声说,“咱别去,咱留下来帮三郎叔建房。”

他声音不大,架不住众人离得近,此话一出,都看谢琅。

里正慌忙说:“十五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留下来帮三郎建房,其他人都跟我去挖沟。”

谢广唉叹一声,无力地朝他爹身上倒去。

谢琅想笑,“你正好十五,不用去。”

“对哦。”谢广瞬间精神焕发,随即一想,不对,“我爹得去啊。”

里正皱眉道:“全村就数你爹力气大,谁不去他都得去。”

“凭什么啊。”谢广不禁嘀咕。

里正张嘴想说什么,见谢琅放下小七去拉板车,“我懒得跟你废话。”转身帮谢琅推车。

谢琅进去看到西边的两间和东边的两间相对,羊圈都垒一半了,很是满意。

东西搬堂屋里面,谢琅就撸起袖子对众人说,“都别走,我去做竹笋炖肉。明天上山砍树的时候再下几个套,不论抓到什么,都做给大家吃。”

“鹿呢?”谢广问。

谢琅笑道:“做!”

“真的?”众人齐声问。

谢琅点头。

“你不给那个王公子送去了?”谢建业忙提醒他。

谢琅:“他家人少,一头够他们吃好几天的,过个十来天再去也没事。更何况我家鸭蛋没了,总得攒一筐鸭蛋出来,一块送过去。”

“三郎说得对。”里正开口道,“建业,不是我说你,三个你加一块也不如一个三郎,他的事你就别掺和了。”

向来尊重里正的谢建业不屑地嗤一声,“你脑子好使,还叫三郎给人家当干儿子。也不怕他爹娘半夜里去找你。”

“你――”里正指着他,却不知该如何反驳,干脆说,“没空搭理你。”见谢琅拿着肉去东边厨房里,“我去帮三郎烧火。”转身就走。

谢广小声说,“三郎叔只是去屋里切肉,在外面做,他去里面烧什么火?”

“你哪来这么多话?”谢伯文不禁瞪他儿子一眼,“没事就回家帮你娘烧火去。”不等他开口又说,“三郎做好饭,我喊你。”

谢广这才转身回家。

夕阳西下,卫青回到家中就去书房,回想谢琅所用招数,决定明日就找他的好友公孙敖试一下。

谢琅对此全然不知,肉扔陶罐里,就对里正说,“帮我烧一下火,我去打水洗竹笋。”

“等一下。”谢建业冲谢琅招了招手,“过来,我有话和你说。”

里正不禁问:“什么话还得背着我?”

谢建业的嘴巴动了动,谢琅抢先道,“什么事?大伯。里正也不是外人。”

“你伯娘说你家的肉只够吃明天一天的了。”谢建业小声说。

谢琅还以为跟他屋里那车东西有关,听到是这事笑道,“我知道。明天套不着东西,后天就给大家**蛋汤。”

正在忙活的众人齐刷刷看向他。

谢琅佯装没发现,“养鸡下蛋本是为了卖钱。现在钱有了,房子盖好再攒鸡蛋卖钱也不迟。”

谢建业一想是这个理,“这样也行。鸡蛋吃完了,还没套到东西,我跟你上山找野猪。”

“我和三郎说好了,改天我俩去山上看看。”帮忙递砖的谢伯文道,“三郎兄弟运气好,指不定都不需要我。”

谢琅笑道:“不可能天天那么好运。”

“三郎,三郎,听说三郎兄弟回来了,在家吗?”

谢琅往外看去,“谁呀?”

“声音怎么有些耳熟?”谢伯文皱了皱眉。

里正跟着说:“像你弟媳妇。”

话音落下,谢伯文的弟弟谢仲武的妻子进来,手里还端着一个陶盆。

谢琅迎上去,“找我什么事。”

“你看看这东西是不是你说的豆腐。”三十出头的女子连忙把陶盆递到谢琅面前。

谢琅低头看去,惊讶道,“你做出来了?”

“吃过晌午饭出来的。是豆腐不?”

“是的。你真厉害。”谢琅由衷赞叹。

前世经常吃豆腐,也知道好几种点豆腐的法子,谢琅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出来,“有没有做了吃?味道如何?”

“没敢吃。”见他在煮东西,“留你做给大家伙儿吃?”

谢琅:“不行。你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我先吃像什么样啊。”

“那也是你教的。你藏私不告诉我们,谁知道豆子可以这样吃。”说着就递给谢建业,“做了吃吧。”

谢建业没敢接,看谢琅的意思。

谢琅见妇人不像故意跟他客气,犹豫片刻,“我去找两个盆,你倒盆里,等肉炖熟了,我再放进去。”说完钻进他家新灶房里。

妇人不得已跟进去。

谢琅往外看一眼,见只有谢伯文、里正和谢建业跟进来,才说,“外面有外人在,我不方便说,你这个东西可以卖钱。”

“卖――”谢建业连忙捂住嘴,小声问,“卖钱?”

谢琅点点头,又往外看一眼,见依然没人靠近,就继续说,“长安城的人嫌做豆腐苦,这一盆豆腐顶多赚两文,没人做这个东西。

“伯文哥起先不是要买牛么,我建议你们两家出钱买一头驴,和仲武哥拉一车豆腐去长安城卖。咱们村谁想吃豆腐,就端着豆子去你家换。”

谢伯文担忧道:“咱们村可以,长安城有人买吗?”

“煮一小罐青菜豆腐汤,再做一罐鸡肉烧豆腐,和豆腐一起送去酒肆,让酒肆的人尝尝。”谢琅道。

四人面露喜色,无声地表示谢琅这个主意好。

谢琅:“卖的时候说做这个东西辛苦,价格稍微要高一点。趁着别人不知道怎么吃,豆子便宜,多买些豆子放家里。改日卖豆腐的多了,豆子肯定会贵,哪天不想做了,豆子倒手卖掉也不会亏。驴还能当牛使。”

四人同时看向谢琅。

谢琅被他们看得心里发毛,不禁想往外撤。

里正见状,叹气道:“不愧是你爹娘的好儿子,这脑袋比你爹娘还会算计。难怪你爹娘能存那么多钱。”

“跟我爹娘没关系。我这是一通百通。”谢琅道。

里正别过脸,面对谢伯文,“你经常去城里卖东西,知道怎么卖,我看你可以试试。”

谢琅想说辛苦,话到嘴边忽然想到做豆腐对农家人来说谈不上辛苦。

“你们买头驴就可以用驴拉磨磨豆子了。”谢琅道,“若是遇到流氓,你们先认栽,我去找那个王仲卿。”

谢伯文听到这话不禁笑道,“流氓可看不上咱们的豆腐。”

“那就做。”里正道。

谢伯文没有回答,而是看向谢建业。

谢建业知道他什么意思,他亲侄子出的主意,他做,谢伯文兄弟俩就不做了。

“你们做吧。村里人找我们打的耙和梨,我们还没做。”谢建业道。

谢琅看到这一幕很是欣慰,“你们以为豆子只能做豆腐?”

“不然呢?”谢伯文的弟媳妇说。

谢琅:“煮豆浆的时候上面有一层油皮,注意到没?那东西用细竹子挑出来,晾干,就跟菜干一样。对了,听说豆腐放臭发霉,过油炸也好吃。反正当初教我的那人一下说好多,我都忘了,你们慢慢试吧。试出来一样,就够你们卖的。”看向谢建业,你想做也自己摸索。

谢建业看懂了,“赶明儿我问问你大哥和二哥。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长安城那么多人,伯文和仲武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做,也做不够那些人吃的。”

“这倒也是。”里正想想,“明儿去挖沟的时候我问问,谁家要做,就跟伯文一起去长安,免得城里人见只有你和仲武两个,觉得你俩好欺负,抢你们的豆腐。”

“三爷,三爷,肉咕嘟啦。”

小七的声音传进来,谢琅连忙端着豆腐出去,“谁做怎么做你们自己想,我去炖豆腐。”

翌日,谢琅也没问他们商议的怎么样。但去山边挖沟的人傍晚回来的时候都扛着一根木头送到他家,把他家盖正房要用的木头凑起了,谢琅就知道大家很高兴,很感激他。

谢琅家的正房扒掉,谢仲武门口多了一个大磨盘,村里多了三头驴。一头是谢伯文和他弟弟买的,一头是谢大郎和谢二郎买的,还有一头,谢琅做梦也没想到是小七的大伯和二伯买的。

为此里正还特意找到谢琅,希望他别生气。

谢琅手握聚宝盆,看不上那点钱,就对里正说,他们也是养蚕里的人,都是一个祖宗的。

里正放心了,回去就让他们几家放心大胆的做。

谢琅家的地基挖好,村里要挖的沟也好了,竹子和桑树也种下去了。

翌日,泥瓦匠人在谢琅家砌墙的时候,三头驴出发去长安城了。

他们前脚走,后脚谢建业就去找谢琅,隔一会儿问一句,“能不能卖掉?”

谢大郎一行都还没到长安,卖给鬼啊。

最近没套到大东西,谢琅打算上山打猎,却被他缠的走不掉,别提多烦,想也没想就说,“卖不掉我帮他们卖。再卖不到就去找仲卿,叫他帮我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