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自有土地爷保佑(1 / 2)

替身农妇养娃记 耕泽 1161 字 2022-04-27

起房子动土这日,董梅一家子忙得不可开交。

梅娘在她耳边不停叨叨,姐姐和孩子们马上就要过好日子了,真是老天保佑啊。

董梅对她说,今个就跟在她身边,帮她看着点,她担心有些人认不得,又担心自己犯了什么忌讳。总之她怕自己不懂这儿的习俗,闹出笑话是小,越了规矩是大。

要知道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封建社会,犯了那条忌都够她喝一壶的。

由于着急赶回家帮忙,志明哥仨比往日早了半个时辰,他们出发时刚刚能瞧见路罢了。董梅一再强调,一切照常,没必要赶早,可是哥仨就是不听。她只得反复叮嘱,路上当心,安全第一。

铁匠家以及其他代销商贩,也来得比平常早,怕耽搁董梅家的吉时。

金娇是一家子都来了,她把自己留在这里帮忙,叫陈大牛带着两儿子,背着货去了三岔口的铺子。

当陈大牛过来跟董梅打招呼时,梅娘才跟她介绍起来。初次见面不好判断,瘦瘦黑黑的,五官立体,是个周正的汉子。听他讲话倒觉得确如金娇所言,是个老实人,靠得住的。

“嫂子,您今个只管吩咐,动动嘴巴,可千万别自个动手。”金娇叮嘱道,待会子人多,大家忙起来还真没时间照看她。

金娇傻笑着摸摸她的肚子,还行,鼓起来不少。

主要是原身梅娘骨架子小,梅娘的那些旧衣服都是宽宽大大的,遮住了不显怀。最近也无心打理自己,等着孩子生下来,她要给自己设计几套衣服,好好享受生活。

“娘,娘,姜大娘来了。”青禾在院子外头兴奋地喊,大宝也跟着“汪汪”叫了几声。

姜秋菊也朝门口望去,她不知道自家嫂子会过来。

“梅娘,你别动。”于氏见梅娘起身迎她,赶忙劝阻道。她老早就想来看看,得知今日起房子奠基,才叫敬庭送她过来。

“我跟你说,你姜大哥也想跟来,我不让。杂货铺子能关门,卤菜可关不得。”于氏道,好多年没回来了,这院子被董梅拾掇的干干净净。

“婶子。”敬庭提着包袱,乐呵呵的样子。

于氏能来,董梅很高兴,“嫂子,今个可能要怠慢您了。”

“这么说就见外了,今个我就是来帮灶的。晚上在家里住一晚,明个再回。”于氏道,“敬庭一会儿先回,如今他天天推着车子去镇子东头,生意不错。”

这样好,董梅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嫂子,晚点有事跟你说,记得提醒我,我怕到时候忘记了。”

说话间,汪氏风风火火地进来,“梅娘,一会你就过去,那边你叔都备好了。”好些事都是她帮着拿主意,真是得亏有她。

“姐姐,这下不用担心灶屋里的事了。”梅娘道,多了金娇和于氏,汪氏和孩子们也能轻松点。

王氏跟董梅交代了一些规矩后,带着于氏和金娇去灶屋忙活了。

按理需请族里和自家的长辈等重要人士。老祖和李勇是帮着主持祭奠仪式的,再有就是金水本家长辈李光祖和李光宗,由于李光祖病着来不了,那就只有李光宗了。

至于罗氏和她的儿子们,汪氏也就不提了。

不光董梅不乐意请,她自己就不喜他们来掺和,到时候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仪式办得较隆重,都是汪氏夫妇的意思。

新房就建在董梅买的这片荒地上,她划拉一块靠路边的地,用来建新房。

据汪氏道,一般人家随便搭个小房子,倒也没那么多讲究,简单烧柱香作个揖就好了。可是董梅盖的是大院子,虽不如财主家那么气派,但也得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