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我差点就白发人送黑发人了(1 / 2)

    贾府一阵兵荒马乱。

    等太医来了, 贾母她被太医诊断为轻微中风,日后要多加小心,现在不严重, 但要是再这样大起大落,情绪剧烈起伏就不好说了。

    中风, 这可不是一个小病小症。

    贾母无疑是怕死的人,醒来后, 她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只是仍旧压抑不下她的愤怒。

    那些个废物!连一点事情都做不好, 养她们有什么用?

    还有赵杏花这个贱婢, 贾府养了她这么久,还养着她的弟弟,她还没有指责她没派上用场,她倒好, 捅了自己一刀, 她就是这样回报她,回报贾家的?

    怕自己再出现问题,贾母缓了一会儿,才把钱嬷嬷叫到了跟前,问她到底发生了什么。

    钱嬷嬷这个时候已经松绑了,她跪在地上给贾母磕头,涨红着脸吭哧吭哧的把经过都说了。

    从一个姨娘生产, 到赵杏花动手被抓, 然后牵连出的一切。

    在死之前, 赵杏花说是贾母指使的, 她的药就是贾母给的, 而且林老太太还在她那里找到了药粉……

    贾母气的赶紧念了一段经书。

    让自己别过于动怒。

    她知道这样不行, 贾家现在还能挂着荣国公的招牌是因为她还在,一旦她不在了,这个牌匾就必须得要摘下来了。

    而现在荣国府有什么呢?

    老国公人走了,茶也慢慢的凉了。

    长子是个昏庸无能的,只挂了个虚职,在家里醉生梦死。

    二儿子倒是有官职在身,但是这么多年了,还是在工部做着一个小官。

    相比较之下,这个女婿每一步都走得极为顺畅,再给他几年指不定就能成为一个封疆大吏,或者进京城当上侍郎、尚书也不一定。

    在她的珠儿成长起来之前,他需要这么一个姑父为他以后在朝堂中铺路。

    这是老国公和林家结为姻亲的初衷。

    在开始,是老国公推了林如海一把,日后,需要林如海再推贾家一把。

    互助互利。

    但现在,这情况糟透了。

    贾母再认为这些是一个当家主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须要做的事情,也知道这是不能揭开露在台面上的。

    她让人把钱嬷嬷拖了下去,慢慢思考。

    该怎么挽回?

    她想了想,也不算完全无可救药。

    毕竟她给钱嬷嬷的药粉是备用,并没有动过手。

    而赵杏花那边,那当然不是她给的药粉。

    她又不是疯了,怎么会给她这种东西。

    肯定是她身边的某些人胆大包天,偷偷的把药给了赵杏花。

    这个她可以慢慢排查。

    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拒不承认。

    那贱婢是故意陷害,谁知道她从哪里得来的药,她早就不是贾家的人了,是贾家的人怎么会对她的敏儿动手!

    八成是有些人看林家不顺眼,然后又想挑拨他们两家的关系才会这样的,或者说这是林家的敌人故意的,他们不能让对方得逞才对。

    想到了这个说辞,贾母的心情舒缓了一些。

    也是钱嬷嬷没用,承认了她的药是她这里给的。

    不然她的话更有说服力。

    不过钱嬷嬷承认了也没用,瞧林家那个儿子活蹦乱跳的长到了现在,就是最好的证据。

    这些东西是不能承认的,而且要真的说起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证明是她给的。

    钱嬷嬷一个奴才说的话,赵杏花一个贱婢说的话,能有几分可信度?

    她当初写的信没有说的太透,钱嬷嬷也没有完全傻,已经把信毁了。

    哪怕林家不信,她也必须否认。

    不然有朝一日两家闹翻了,对方把信的内容公开,贾家的声誉就要跌到谷底,还有哪家敢娶贾家的女儿?

    现在……就算林府和贾府之间的裂痕存在,但是在外人看来,他们两家的关系也得要没有问题。

    不过为了让林家消气,配合,她不得不出血了。

    可惜了,当初老国公留给她的那一样东西是以防林家要是日后成长起来不愿对贾家伸出援手做交换条件用的,现在只能先拿出来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现在造成的后果也不算太严重,贾敏是她的女儿,是她贾家的人,那剩下唯一被牵连的就是那个姨娘和那个庶出子。

    林家已经有一个庶长子了。

    就算这个小儿子没有活下去,也不是那么重要。

    贾母十分肉痛,老国公留下的这些东西用一个少一个。

    而且不管怎么说,她的敏儿嫁到林家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更是为林家生了黛玉。

    要是两家彻底闹翻了,她们母女两个在林家也不好过。

    综合考虑,林家答应粉饰太平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之后她再尽量减少在林家那里的存在感,让小辈的出面和敏儿对接,血浓于水,敏儿不是绝情的人。

    林家就算要怪,也是怪自己一个人。

    小一辈的一无所知,林家想必也会拉不下脸和小一辈的计较。

    贾母慢慢的完善着她的想法,焦躁的心情慢慢好转了一些。

    贾母不由得叹气,还是老国公去了,贾家这一代的男儿又不争气,孙子年纪还小,等到她的孙儿这一代长大了……

    想到会念书的大孙子,她的脸上恢复了一点笑容。

    她这把老骨头啊,就是一把年纪了还放松不得,总是要为了子孙打算的。

    贾母昏倒,并且请了太医,更是诊断出她是轻微中风,毫无疑问,这是贾府的惊天大事。

    大老爷烂醉了一场,也被人给从床上拉了起来,喂了醒酒汤。

    其他正在上学的,或者是被奶娘抱在怀里吃奶的小一辈也全都过来给她请安、伺候。

    他们被拦了一会儿才让他们进去。

    看着贾母虚弱的躺在床上,贾赦和贾政都担心了:“母亲这是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就……”

    贾母淡淡地笑了一声,“是你们妹妹写信来了,她生了一场重病,差点没有熬过来。”她说着就老泪纵横,“我差点就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听了这话,贾赦和贾政连忙安慰。

    贾政:“妹妹已经熬过来了,既然这样母亲你也不要过于伤心,她知道了因为担心的。”

    而贾赦呢,只说:“吉人自有天相,母亲你不必担忧。”

    这话硬邦邦的,贾母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她知道有人说她偏心,但是谁在对着这么两个儿子的时候,能让自己的心不偏?

    她是做不到的了。

    “我打算在库房里挑些东西给你们妹妹压压惊。”

    对于这个,贾赦和贾政都没有二话,一口答应。

    有意见的是邢大太太和王二太太,只可惜这个时候没有她们说话的余地。

    看着家里的好东西流水般涌出,心疼的一抽一抽的。

    贾敏生了一场病,就宝贝的送这么多好东西?!

    自己生病的时候也不见老太太有这份心啊!

    果然从老太太肚子里爬出来的就是娇贵。

    贾母盯着,这件事情没有拖拉,很快就让人处理好了,然后自己吃斋念佛,保持情绪平稳,她要把身体彻底养好。

    那一头,在许多名医的努力下,二少爷的最后一口气,努力的吊住了。

    也就是吊住一口气,根本没有什么好转,看着一个哭声微弱几不可闻的孩子天天这个样子,林如海心有不忍。

    他活得太辛苦了。

    但身为一个父亲,林如海还是抱着希望,希望这孩子能坚持下去,熬过这一劫,日后就能海阔天空。

    绿岚天天以泪洗面,衣不解带的照顾这个孩子。

    老太太看到这个小孙子的样子也十分不忍心。

    她不敢多看。

    看了就会让她想起梦中世界最后林家的结局。

    她把大孙子看得更紧了。

    动不动就敲打一番几个孩子身边的人手,防止再出一次意外。

    老太太觉得自己承受不起了。

    贾敏的反复发烧,也慢慢的退了。

    不过她的身体,比之前更弱了。

    每天有大半的时间是躺着的,不躺的时候就是在陪黛玉,其他的一概不管。

    不管是家里的事儿,还是她的陪嫁。

    一副避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