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完颜宗炆(2 / 2)

血雨啸狂刀 新刀太子 1694 字 2022-04-21

“义父!若大理皇上不同意联盟,那我们就说与宋联盟灭大理,弹丸小国,他们会不怕宋蒙联盟?即使大理是佛教之国,皇上再仁慈,总该为百姓生死考虑吧?何况,大理镇南王段智兴,镇北王段延清和汝东王段延明血气方刚,他们可不想见江山危机而袖手旁观。据孩儿得知,这三位亲王都想等老皇帝退位之后,登基大宝。至今,他们还在明争暗斗呢。既然他们想大显身手一番,不如我们就做个顺手人情,这对我们有利而无害处。”

“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事?”

“这三个所谓的王爷根本就是一群不中用的东西,很容易对付,倒是那位执掌兵马大权的剑南王段赐禄不易对付。此人不仅精通兵法,武功还极高。”

“那你是白扯。”

“不过,我们可以略施小计,离间他们,让段赐禄丢失军权。到那时,等我们大军消灭宋朝,再进军大理,一统江河,义父一定名载史册,千古流芳。”

完颜宗炆高兴地问:“你有何妙计离间段赐禄与段智兴他们?又如何让段赐禄丢失兵权?”

唐九城继续说道:“孩儿之见,大理公主遭遇不幸,举国悲痛,我们秘密通告大理皇上,就说我们将行刺公主凶手缉拿,请他们派人押回,老皇上必然会派汝东王段延明来押人,那镇南王段智兴乃老大,一定不服气,定生疑心,担心老皇上将皇位传手段延明,段智兴肯定不甘心日后沦为人臣,必定抢在段延明上路之前,在途中设下埋伏,消灭段延明。段延明一死,段智兴必定将段延明之死加祸手段延清,除掉这颗眼中钉,为自己日后登基大宝,扫清阻碍。段延清虽年轻,肯定料到这事对自己不利,必当以退为进,向镇守边关的段赐禄求救,诬告段延明弑父杀弟,篡位夺权,请求段赐禄进京勤王。”

“段赐禄能上当?”

“我相信一定能。”

“为什么?”

“段赐禄久战沙场,一定会误解三兄弟为争夺皇位而起争斗,段延清想利用他手中兵权助他坐上龙椅,段赐禄一定不会上当,定将段延清赶出大营。最后,段延清走投无路,必来求我们,我们也不必留下这个人,一刀杀了他,再然后,一并了结裴慕文。随后,我们再将这二人扔到南宋边境,弄个段延清刺杀裴慕文的假象,引起宋朝人关注。”

完颜宗炆听后,乐道:“有点意思,继续说。”

唐九城接着说道:“只要裴慕文一死,定然掀起轩然大波,到时人人都要为裴慕文报仇。依孩儿推测,不出三天,中原江湖一定云集大理,段智兴一定劝老皇上下旨召回段赐禄调兵回大理护驾。”

“你这么自信?”

“段赐禄久战沙场,必有远谋,深疑这是段智兴诡计,一定将计就计,统领大军打着‘护驾’旗号,勤王大理,诛杀段智兴,到时,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完颜宗炆摆手夸赞,按着他的思路,继续道:“不出意外,此事必然引起南宋与大理不和,只要边境风起云涌,我们便可趁机南下,一举消灭宋朝江山。”

唐九城跟着说:“等义父灭了宋朝之后,一路南下攻大理。紧接着,呈包围之势,一鼓作气,消灭西域诸国,统一天下。”

完颜宗炆欣喜狂笑道:“这招毒!狠!高!妙!不愧是我完颜宗炆义子。不过,我们在北,大理在南,中间夹了半壁宋室,你的计策看似不错,但在军事上不可取,借道宋境,危险性太大,人家也不一定同意。还有,东京距离大理有多远,你算过吗?这一来一去,难道不会惊动宋兵?”

唐九城继续说:“我们未必真的要调动大军,舆论上就可以吓坏宋军,现在的宋军已是惊弓之鸟,散布谣言,小规模军事行动一下就可。孙子有云:攻心为上。”

完颜宗炆再次赞道:“好!从今日起,你就留在本帅身边当先锋,如何?”

唐九城感激地道:“谢义父!”又说道:“若大理愿与蒙古联盟伐宋,此计依然照样可行。”

完颜宗炆点头,赞道:“把裴慕文弄死,不仅灭了本帅心腹大患,更消我心头之恨,还可嫁祸于大理,从而引起宋人关注,到时中原江湖一定兵伐大理。如此一来,不只减弱了我军抵抗力量,更让本帅金蝉脱壳,一举消灭宋朝和大理。好,很好,此计绝妙、干净、利落,实在是高呀。如果一切顺利,我军要减少很多伤亡,到时,你唐九城可是大大的功臣了。”

唐九城恭敬道:“一切全是义父教导有方。”

完颜宗炆想不到这小子还真是个人才,道:“是吗?哈哈哈,好!一切依计行事,就看你的了!”

东门真卿讲到这儿,走到偏场一张椅子上坐下,吃了一口茶。

赵仲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后果,问道:“想不到唐九城不仅武功了得,还足智多谋,这种人被异族所用,实在是可怕。”

东门真卿道:“完颜宗炆何等英明,他表面上赞赏唐九城,心中未必这样想,在他认为,这些计策都是不切实际,纸上谈兵。否则,历史将重新改写了。他只派少量的人协助唐九城,主力部队调出东京,布防江南。因为完颜宗炆清楚地认识到,南宋才是他主要进攻的方向。金国被蒙古消灭后,南宋一直想收复失地,这令蒙古非常不安。”

赵仲吏道:“完颜宗炆不愧为军事家,谋略深远。”

柳小苏道:“像唐九城这种人千刀万剐也不解恨,对不,铁老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