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江雪(1 / 2)

众人一边饮宴,一边赏雪,气氛融洽。

便在这时,冯良玉笑道:“我等这般下去,未免无趣,不如玩点什么吧?”

此话一出,堂中众人面露思索之色。

蒋易笑道:“当下既有诸位习武俊杰,又有我书院英才,可谓文武济济。”

“不如这样如何,从左首第一位的桓玉兄开始,随后是右首第一位的云飞兄,接着是我,然后是右首第二位的魏兄,依此顺序,轮到谁,都必须展露一番才能。”

“文的必须与雪有关,武的也必须前往这东湖雪中演武,若是不愿,则自罚三杯,冯兄你看如何?”

冯良玉拊掌笑道:“蒋兄不愧被书院先生称为多智郎,此法甚妙!”

“堂兄,便由你开始如何?”

冯桓玉沉吟片刻,说道:“我便为大家朗诵一首五百年前诗人刘文房所作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蒋易笑道:“此诗写景如画,绘出一副绝妙的风雪夜归图,素来以朴实平易著称。此诗正好与桓玉兄温厚的品格相得益彰。”

“蒋兄过誉了。”冯桓玉拱手。

这时,丁云飞摇头一叹:“在下不通诗文,武艺上更是难登大雅之堂,我自罚三杯!”

说着,他便连续喝掉了三杯瑞露酒。

冯良玉眉头微蹙,不过也没多说什么,丁云飞与旁人不同,他不好强迫。

轮到蒋易,他略微思索,说道:“在下结合此情此景,想出一个对子。”

“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

冯良玉眼睛一亮,看向蒋易,拱手道:“蒋兄大才,谬赞了。”

这副对子实在浅显易懂,便是右首一众武夫都是面露了然之色,分明是在奉承冯家这座水云山庄的富丽堂皇。

冯良玉身旁的少女名唤冯彩玉,是冯氏主脉三小姐,她鄙夷的看了眼蒋易,撇嘴道:“阿谀之辈。”

很快,一位位书生或武夫被轮到,他们有当场作诗的,有朗诵前人诗文的,有雪中舞剑的,也有湖面上展示身法的,不一而足。

钱玳越听,面色越古怪,前世的一些名人名诗,这个世界里居然也有,只是显然与前世有所差异。

最令他惊讶的是,那位少女竟然吟诵出了李清照的《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连李清照都有吗?相似度太高了吧。

他略一思量,便向身边的陈朗问道:“兄弟,你可听说过李白,柳宗元,苏轼,柳永?”

陈朗面露疑惑,说道:“小弟倒是知道柳永,他与李清照可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其他人是谁?”

钱玳心头一震,续问:“你知道豪放词派吗?”

陈朗摇头:“词,皆是为了配合乐曲而填,多为叙述儿女情长,或女儿心迹,哪有豪放一说?”

钱玳顿时眼睛发亮。

很快,终于轮到他了。

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到他身上,想看看他到底如何应对。

身为玄衣卫,若是在这种场合雪中演武,宛如一个戏子,肯定有损玄衣卫的威名。

但大家也不认为他一个武夫,懂得吟诗作对这般风雅之趣。

魏青岩冷笑道:“怎么,声名显赫的钱青卫不愿展露武艺吗?那就乖乖自罚三杯,莫要玩不起!”

钱玳此刻哪里还看不出来,这分明是一个局,一个针对他的阳谋,无论他是雪中演武,还是自罚三杯,都将改变堂中众人对他的看法,打击他的名声。

若是冯家事后再暗中宣扬,令全城百姓知晓,无疑不利于玄衣卫的正面形象,更有可能,引发一众玄衣卫同僚对他的不满。

想让我出丑吗?有趣。

陈朗向钱玳投来担忧的目光,显然,他也看出了钱玳的两难处境。

钱玳笑道:“钱某的武艺平平无奇,没什么好展示的,不如,我便作一首诗吧。”

噗嗤。

魏青岩捧腹大笑,指着钱玳道:“就你还会作诗?我从来没听过这么有趣的笑话。”

蒋易也说道:“钱青卫,我等虽是游戏,但作诗亦要遵循章法,切不可胡编乱造。”

冯良玉静静的看着钱玳,面无表情。

钱玳站起身来,走到室外,负手而立,举目遥望飘雪江山。

他缓缓开口。

“千山……鸟飞绝。”

“嗯?”蒋易眉头一皱,仅仅这一句首联,便让他有种不妙之感。

“万径人踪灭。”

冯桓玉、蒋易和陈朗,猛地站起身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最后一个雪字道出,东湖之上的满天飞雪陡然停滞,天地瞬间陷入寂静,彻骨的寒意生起。

广阔的湖面之上,突然现出一位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虚影,他坐在一艘单薄的小舟舟头,手持钓鱼竿,正认真的注视着寒雾缭绕的水面。

下一刻,鱼线抖动起来,老翁嘴角露出笑容,只见他双手一提,居然钓出一条金色小蛇。

大氅拂动,冯桓玉快步走到栏杆前,他惊恐的喊道:“那不是蛇,那是一条龙!”

是的,那的确是一条小蛇般大小的金龙。

身躯夭矫,头角峥嵘,龙须修长,一身菱形金鳞闪闪发光,四只龙爪上都生有五根弯钩般的利爪,犹如鹰爪一般。

此时蒋易也走了过来,他眼神呆滞,喃喃道:“竟然是五爪金龙。”

大厅中的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一幕。

老翁似有所觉,转过头,看向众人。

那张脸十分普通,布满皱纹,与寻常老渔翁无二。

他朝众人笑着点点头,随即抓起小金龙,放入身旁的竹篾鱼篓中。

小舟无帆无桨,倏然转了过去,携带着老翁漂向寒雾深处,渐渐消失在视野中。

景色一变,依然是搓绵扯絮般的漫天飞雪,依旧是熟悉的东湖胜景。

“天地异象!”

有书生震惊的呐喊。

“竟然是天地异象,这可是法诗诞生的预兆啊!”

一众书生和武夫面面相觑,法诗的意义没有人不明白,但正因明白,才觉得适才之景恍如梦幻。

陈朗目瞪口呆的看着钱玳的身影,他忽然想起,兄长拥有着一颗赤子之心,那是修行儒家的绝顶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