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烟雨楼中客【下】(2 / 2)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正欢。</p>

忽然,两人却又同时止住了谈话,将目光望向了窗外的烟雨湖上。</p>

一只小舟,摇着湖光碎影,分开两道长长的水纹,远远朝烟雨楼驶来。</p>

小舟之上,站着一名身着蓝色道袍的道士,他背负一柄斜纹长剑,脚蹑一双八卦履,丰神俊朗,目若流星,眉如剑锋,与一般俗子不同。</p>

“看来,又有一位和我们一样目的的人来了。”</p>

元学意望着浩浩汤汤的烟雨湖湖水,满是笑意。</p>

圆质和尚却又做起了东主,拎起了茶壶,拿过一个新的茶杯,倒上了茶香袅袅的浓茶。</p>

他那双白如葱根的男儿手轻轻一弹,那个盛满茶水的茶杯便打着回旋,飞过桌角,直朝窗台飞去,最后稳稳地落在了窗台与叉竿的交合处。</p>

一如刚才,茶杯不曾洒出半粒茶点子。</p>

这就是已然大成的绝学拈花指。</p>

小舟顺风驶来,艄公撑得也卖力,不一会儿,便来至烟雨楼前。</p>

蓝袍道士也不等艄公停船靠岸,扔下一块碎银子当作船资,便提起脚边的包袱,身法一遁,踏水而来。</p>

仿佛白鹤掠翅,蜻蜓点水。</p>

蓝袍道士轻点一次水面,便纵起丈余高,前行数丈远,不过数次点地,便已然跃上了烟雨楼头,来至窗台前。</p>

蓝袍道士站在窗沿,拾起圆质和尚为他准备的那杯热茶,在骄阳下仰头一倒,尽皆倒入口中。</p>

“好茶,好茶。”</p>

喝罢,他才跳入烟雨楼中,在临窗的位置坐下,将手边的包袱放在一边。</p>

佛儒道,三家齐聚烟雨楼中。</p>

“我说这茶苦得很,无思子你却说这是好茶,你说我们谁对谁错?”元学意出言问道。</p>

“元公子你觉得此茶苦涩难以入喉,是因为你平日锦衣玉食惯了,我说这是好茶,是因我舟车劳顿,早已口干舌燥,这杯热茶能一解我喉中干涩,这其中,又哪里有什么谁对谁错?”无思子却是没被元学意难住,不慌不忙地答道。</p>

一旁的圆质和尚听了无思子的话,立马帮腔道:“你看,这就高下立判了吧,说话的水平都不一样,元公子有待努力啊!”</p>

元学意听了圆质和尚的话,却是没被他激到,依然是笑容满面,让人如沐春风。</p>

“现在说高下还太早了,等会儿我们试登天梯,才会知道谁是那个在水底下光着屁股的人。”</p>

“只可惜,蕊珠宫的人没来,不然,我们四大门派的人,就都聚齐了。”无思子对于元学意那个“水底下光着屁股的人”的说法毫不在意,倒是关心起独独未到的蕊珠宫门人来。</p>

“这点,无思子你就孤陋寡闻了。这烟雨城虽是仙庭特设的,但城内的这座烟雨楼,却是蕊珠宫的产业。十年前你没跟着师父师兄来烟雨城一睹盛况吗?”</p>

“在下七年前才进的青云宗门墙,确实是孤陋寡闻了,让两位见笑。”</p>

“哈哈,无妨无妨,因为我也不知道,十年前我还在山上劈柴挑水呢,连烟雨城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我都非红尘中人。倒是元公子,在红尘中厮混得久了,清楚一些罢了。”</p>

三人正说着,便果然见一个出尘的女子从门后款款行出。</p>

女子身着一身竹青色纱裙,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嫣然一笑,倾城一顾,便销人魂骨,是个绝顶绝顶美人儿。</p>

她见了三人,盈盈笑道:“小女子苏清婉,蕊珠宫女修,见过元学意公子,圆质禅师,无思子道长。”</p>

如此,烟雨楼中,便已聚齐了武朝四大门派门人。</p>

一主三客,将试登天梯,一验心性。</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