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临危受命 再踏征程(2 / 2)

听了李渊的话,楚墨风旋即转身对着李渊拱手说到:“臣楚墨风谨遵陛下旨意。”说完大笑三声推门扬长而去。 </p>

是夜,长春宫方向的李世民收到了楚墨风的飞鸽传书,当即决定不能诏书送达即刻动身返回京城。将镇守事宜交接好之后,李世民率麾下亲兵以及天策军连夜启程返回长安。 </p>

第二日清晨大军抵达长安城,嘱咐麾下士兵返回大营之后,李世民则是孤身一人来到了义宁坊的祁国公府,兄弟二人再度相见甚是高兴。 </p>

国公府书房内,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席地而坐,面前摆着吃食酒水,只见李世民仰起头灌了一口酒说到:“这就是你小子之前说的时机吧?” </p>

“不然你以为呢?当初让你那个白痴弟弟留在晋阳的时候,为何我会让阖府迁往张掖,这下你知道了吧?”楚墨风没好气地瞥了李世民一眼,纷纷地说到:“不是我看不起他,你那个混蛋太子大哥都比他强。” </p>

“那接下来咱们怎么办?这几天准备一下就出征?”听闻楚墨风开口评价自己的兄弟,李世民也不好说什么,赶忙岔开了话题。 </p>

“你小子急什么?先等着陛下的旨意下来,然后你得回家看看你家那个小世子吧?顺便开始整顿军备,我想届时陛下肯定会召你进宫问话的。”捻起一颗花生米丢到嘴里,楚墨风站起身走到一旁的墙边,伸手将挂在墙上的布拽了下来,呈现在二人面前的赫然是一副军事地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各个势力现今的动向以及兵力部署。 </p>

一见到这副地图,李世民放下手中的东西跳了起来,快步走到地图前仔细端详起来,“嚯,你这副地图真是详细啊,搜集情报废了不少功夫吧?” </p>

“这你不用操心,我要说的是,如若陛下问你需要多少兵马,你务必语气坚定地告诉他只要三万,届时我想陛下会派人联系太原各地给予我们帮助的。”楚墨风巧妙地避开了关于情报搜集的话题,面色凝重地对李世民说到:“但是有两个问题千万别忘了,第一是粮草,如若我们要强渡黄河收复失地,粮草问题可是重中之重啊;第二此番出征无论将领还是士兵,只要太原及附近地区籍贯的,收复家乡你觉得兵士们会不竭尽全力吗?” </p>

“嗯,这个我来想办法,这次出征可有合适的将领人选?届时你拟个名单,我来向父皇要人。”李世民想着能够让秦琼等人随着自己出去建功立业,当下开口问到。 </p>

“滚滚滚滚滚,你不知道我这次费了多大劲才把你调回来?你要是开口跟你爹要人,你爹又要瞎琢磨了,回头你拟个名单,我以兵部的名义直接抽调即可。”楚墨风心知李世民要人的目的,当下打消了他的念头说到:“有一个人我想这次一并带着,或许能够用到,但是仅限这一次。” </p>

“谁啊?能够让你祁国公这么器重?”听闻楚墨风提出要单独要个人,李世民不禁有些诧异,这小子一向眼高于顶,什么时候能有入他法眼之人了。 </p>

“裴寂,此人也是出身太原世家,届时如若粮草不够或者说需要刺探情报、收买人心,这些世家子弟还是能够派上用场的。”提到裴寂楚墨风就想起了姜宝谊和刘文静,如若此二人在,自己身边也多了两员大将。 </p>

“成,此事我去与他说。”李世民点了点头,转身回到方才的位置坐下,抄起瓷瓶又灌了一口,语气略微打趣地说到:“听闻老刘又被俘虏了?” </p>

提起刘弘基来楚墨风瞬间憋不住笑了,走到李世民面前坐下说到:“别提了,也该着老刘倒霉,不过好在自己跑了回来,今次出征他和刘德威都上阵就是了。” </p>

“那个我四弟你没有把他怎么样吧?”李世民此时才想起问问楚墨风关于李元吉的事情。 </p>

“没来得及呢,原本想着今日直接杀到他府上的,正巧你回来了,间接救了他一命罢了。”提起李元吉,楚墨风心中一阵恶心,心想妈的今夜小爷就去你府上做了你,免得你再为祸人间,也好给李老二日后先去除一个阻力。 </p>

似乎是猜出了楚墨风心中的想法,李世民缓缓地说到:“你去他府上揍他一顿就算了,但是千万别要了他的命,再怎么说我们三人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 </p>

“罢了,你李老二要胸怀宽广,我只好唯命是从了,不过这顿揍可轻不了。”楚墨风闻言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后咬牙切齿地说到:“还记得窦诞吧?据说现在听到我的名字就打哆嗦,他老子为了这事跟陛下抗议多次了。结果前些日子我去他们府上走了一趟,随后他老子再也不在陛下面前叨叨了。” </p>

李世民一听心想这小子现在俨然长安一霸啊,仗着父皇的宠爱也太横行无忌了,当下厉声问到:“你说,你不会是连窦抗也揍了吧?” </p>

抄起一颗花生丢到李世民的脸上,楚墨风随即举起瓷瓶一饮而尽说到:“你当我跟李元吉一样白痴吗?我若是真的把窦抗打了,估计老爷子也不好保我了,我只不过将晋阳百姓状告他儿子和李元吉的状词丢了一份给窦抗罢了。据说当夜窦诞又挨了一顿揍,他老子亲自上手揍的。” </p>

说完二人哈哈大笑起来,是夜李世民返回了秦王府,而楚墨风则是连夜制定出征计划,谁知第二日宫中传来消息,陛下决定让大军从长春宫出发,届时陛下会亲临为大军送行,得知消息的楚墨风下朝后赶忙将此事告知李世民,无奈之下李世民赶忙动身返回长春宫,而天策军则留在京城交还给了楚墨风。 </p>

又过了一日,李渊下亲笔敕书道:“贼势到如此地步,很难与他们抗争,宜放弃黄河以东地区,谨守关西。” </p>

返回长春宫的秦王李世民上表称:“太原是王业的基础,国家的根本;河东地区富饶,京城靠它供给,如果全部放弃,臣深感愤恨。希望给臣三万精兵,必定可望消灭刘武周,收复汾、晋。” </p>

于是李渊下令征发关中所有兵力扩充李世民的部队,让他攻打刘武周。乙卯(二十日),李渊在楚墨风及四百天策军的护送下驾临华阴,至长春宫为秦王等人送行。 </p>

抵达长春宫之时,李渊先行面见李世民,肯定了他在长春宫镇守的功绩,又间接提起这次出征之事是又楚墨风建议的,尽管二人早已通过气,但是李世民还是表现出一副欣喜若狂的样子,随后李渊缓缓地问到:“你将用何种战策对付刘武周?” </p>

只见李世民思索了片刻回答说:“先守后攻,扬长避短,以逸待劳。” </p>

“嗯,这样一来朕就放心了,此番出征你兄弟二人遇事一定要商量,切不可一意孤行。”李渊点了点头,望着面前这个二儿子,心中也隐隐有些不舍,自龙兴之日起,大小征战皆是此子无怨无悔地冲杀在前,而自己为了顾及李建成的感受,竟然将他‘发配’到长春宫,想到这李渊心中无比懊悔,遂低声对李世民说到:“待此战平定之后,回到长安来吧。” </p>

李世民闻言用力地点了点头说到:“儿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 </p>

随后李渊离开了长春宫返回京城,而此时的长春宫成了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的‘天下’,每日二人分头行动,整顿兵马,检查军械,筹集粮草,收购药材,值得庆幸的是长安方向的莫梓瑶差人送来五大车药材和应急药品,顺便还带了个消息给楚墨风:经过太医诊断,两位公主很荣幸地怀上了国公爷的骨肉,鉴于此陛下特许将四人及随身丫鬟尽数接入宫中静养。 </p>

收到消息的楚墨风不禁眉头紧紧地皱到了一起,老爷子此举也有挟为人质之意,无奈之下楚墨风只好收起其他心思,专心致志地准备着出征前的工作。 </p>

十月二十八日,龙门。滔滔黄河冻结成一面弯弯绕绕的长镜,一队队唐军踩着坚冰走过黄河,不时有人踩滑了脚,身子一溜老远,刀枪溜得更远,引来周围一阵笑声。 </p>

时间转眼到了十一月,己卯(十四日),刘武周侵犯浩州。而得知消息的李世民大军乘冰冻坚硬,带兵从龙门渡过黄河,驻扎在柏壁,与宋金刚对峙。此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出现了,原本打算过河之后就地补给的李世民突然发现,河东各个州县在经过双方多次掳掠之后,仓库为之一空,民众都躲进了山林和城堡中。 </p>

然而唐军随身所带粮食不多,后方一时又接济不上,仓曹官便前往民间征粮,却一无所得。为此楚墨风在李世民的大帐内大发雷霆,责怪其没有按照自己事先交待的准备好粮草。 </p>

无奈之下李世民令房玄龄写了一份劝谕民众支持唐军的文告,向四方广为散发。百姓听说当年的二郎亲自挂帅出征,欣喜万分之余纷纷向龙门一带逃难。 </p>

李世民令仓曹官花钱向百姓收购粮食,很快就解决了一时的给养问题。不久永丰仓的粮食便送到了。 </p>

随着唐军逐渐征收粮食,军粮因此充足。于是休兵喂马,只命非主力部队的将佐找空子抄掠。 </p>

而宋金刚得知唐军再次前来,便率大军冒雪逼近柏壁。出征前刘武周特意嘱咐宋金刚,一定要查明对面领军主帅是何人。 </p>

李世民与楚墨风登上柏壁东部的玉壁城观察敌情。在深暗低沉几乎贴着山梁的天空下,敌人在雪地上排成军阵,战马雄壮,刀枪如林。李世民紧盯了半个时辰,大雪飘飘而下,敌阵却巍然不动。 </p>

楚墨风望着远处的敌军,笑着说到:“让他们继续在哪里傻站着吧,传令下去全军没有命令不得擅自出击,违令者斩!”说完转身向着城墙下走去...... </p>

俗话说以守待攻犹如以逸待劳,且看李世民镇守柏壁伺机而动,楚墨风智计百出征剿盗贼,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