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柏壁之战 势如破竹(2 / 2)

这下可把秦琼感动得热泪飞迸。他面北而跪,郑重地接受了黄金瓶和手令,然后叩了三个响头,遥祝皇上万寿无疆。 </p>

而屋内的程咬金见此情景,顿时眼热不已,心中也想着能够立下大功得到赏赐,而这一切被躲在一旁喝酒的楚墨风看在眼里,顿时嘴角微微向上一扬,而后由抱起酒坛子灌了起来。 </p>

是夜楚墨风抱着两坛子酒找到程咬金,一见楚墨风到来,程咬金感到很是意外,按理说自己是秦王麾下的,原本与楚墨风没有什么交集,唯一一次还是当初投靠大唐时,在朝堂上与楚墨风见过一面。 </p>

程咬金此人虽然平素大大咧咧,实则心思细腻,他深知面前之人不仅是陛下的爱将,还是陛下的双肩挑驸马,论起宠信程度就连太子李建成也无法比拟,最重要的是此人不仅功夫了得且军功卓著,唯一能与之比肩的,放眼整个大唐只有秦王殿下。 </p>

想到这程咬金对着楚墨风笑着说到:“不知这么晚了祁国公找末将所谓何事?” </p>

“想立功吗?陪我喝两杯吧?”只见楚墨风神神秘秘地对着程咬金一笑,举着手中的两个酒坛子晃了晃,不待程咬金同意,一个闪身晃了进来。 </p>

程咬金见状顿时疑惑不解,鉴于楚墨风已经进来了,又不好将其撵走,无奈之下只好坐到楚墨风对面,摸出两个大碗摆到桌子上。楚墨风见状接连两掌拍掉两个酒坛的泥封,将其中一坛递给程咬金,自顾自地倒了一碗。 </p>

程咬金闻见了坛中美酒的香味,顿时酒虫子被勾了出来,赶忙倒了一碗一口灌了下去,随即大喝一声:“好酒!” </p>

楚墨风见状笑了笑,抿了一口说到:“程将军,我知道你是跟着秦琼一起投奔过来,现在他立了功,你也想上战场对吗?” </p>

一碗酒下肚之后,程咬金瞬间与楚墨风拉近了距离,见楚墨风如此一问,程咬金赶忙点点头说到:“实不相瞒国公爷,试问哪个男子不想上阵杀敌军功傍身啊?只是好容易随着秦王殿下出征,至今没有上我出阵,老程我心急啊。” </p>

“我知道程将军报国心切,别忘了将你们安排到秦王麾下的人正是我,既然决定让你们来辅佐秦王殿下,那本国公也不会让你们一直做一个待命将军的。”楚墨风点了点头,笑着说到:“过些时日,本国公送一场功勋给你,能不能拿到就看你自己了。” </p>

对面的程咬金闻言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双眼圆睁对着楚墨风说到:“国公爷此话当真,莫要诓骗我老程。” </p>

只见楚墨风笑着说到:“程将军请放心,本国公是言出必行之人,这段时间烦请程将军稍安勿躁,届时一切听本国公指挥就是。” </p>

程咬金闻言赶忙给自己倒了一碗酒,对着楚墨风说到:“那一切就拜托国公爷了。”说完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p>

果不其然十几天后,程咬金立功的机会也来了。鉴于尉迟敬德和寻相始终没有剿灭,楚墨风遂建议李世民接连派出斥候前往四处查探,值得庆幸的是接到斥候报告说,指宋金刚要派尉迟敬德和寻相率几千精骑暗中潜往蒲坂,支援王行本。 </p>

得知这一消息的李世民赶忙击鼓聚将,众人聚集之后,李世民将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随即对着楚墨风开口问到:“上一仗本王没有赶上,听闻楚将军率领天策军配合大军势如破竹,此番本王决定亲自上阵,烦请将军为本王推荐几名将领可否?” </p>

众人一见李世民请楚墨风点将,也知道此人统领大唐全军,纷纷挺胸抬头望着楚墨风,只见楚墨风在人群中来回扫了一圈,随即厉声喝道:“刘弘基、程咬金、翟长孙听令!” </p>

刘弘基和翟长孙都是常年跟随李世民身边之人,一听楚墨风喊到自己的名字,下意识地站了出来,而程咬金则是一脸茫然地望着楚墨风,一旁的秦琼见状赶忙推了他一下,低声说到:“大帅点你的名字了,还不上钱领命。” </p>

此时程咬金才懵懵懂懂地走上前,三人齐声对着楚墨风说到:“末将在!” </p>

“刘弘基你率骑兵一千人开道,翟长孙、程咬金各率步兵一千人随秦王殿下身侧,此战务必做到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p>

三人赶忙对着楚墨风抱拳说到:“得令!”说完返身下去整顿兵马去了,而楚墨风对着其余众人说到:“诸位不要心急,放眼整个中原大地,有的是仗要打,大把的功勋在等着你们,只要诸位尽心尽力辅佐秦王殿下,想必秦王殿下是不会亏待诸位的。” </p>

听了楚墨风的话,众人原本有些低落的情绪瞬间烟消云散,只见楚墨风转身对着李世民说到:“准备好一支机动的传令兵,如若有什么问题,速速前往柏壁报信,城内大军随时待命支援。” </p>

李世民点了点头,告别众人之后带着刘弘基、翟长孙、程咬金等将领,率领步骑三千,从小道连夜赶到安邑,在一片狭窄的山岗埋伏了下来。 </p>

从后夜卯时到拂晓,不断有斥候飞马赶到,向李世民报告敌人行进的位置。第二日上午巳初时分,慵懒的阳光堪堪露出半个身子窥视着大地,前方不远处,黑压压的一队士兵正向着此处开来,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里早已是强敌环伺虎视眈眈,只待他们进入之后,便要一击剿杀。 </p>

随着敌人渐行渐近。果然顺利地进入了唐军的埋伏圈,只听李世民低声喝到:“箭阵”。 </p>

只见一阵阵箭雨纷纷滑落,瞬间尉迟敬德和寻相大军遭到了弓弩强劲的射杀。数百匹战马横倒在凹地里,发出悲惨的嘶叫,那叫声甚至盖过了敌兵恐惧和伤痛的哀嚎。此时敌军乱作一团,拼命地向来路猛冲,想杀出一条血路逃走。 </p>

然而李世民吸取了上次殷开山和秦琼设伏的教训,将封口处扎得严严实实,一面命令长弓不断地从高处朝下飞射羽箭,另一面命令骑兵架设一排排长枪堵住路口。 </p>

尉迟敬德和寻相四下里寻不到出路,被逼无奈只好纠集了二百多名精骑,向封口处硬冲。二人手持兵刃顶在队伍的尾部,严令士卒不准后退,违者一律斩杀。 </p>

结果,他们竟带着几十名精骑从飞箭之下和长枪丛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向北边飞也似地逃窜。李世民见状赶忙招呼刘弘基率骑兵在后面紧紧追赶。 </p>

他用长弓将落后的敌骑一一射杀,又纵马更加逼近逃跑的敌人。眼见前面一人像是敌将寻相,李世民连忙张弓搭箭,对着此人背影射去,只听‘咻’的一声,箭矢像是一道闪电射在寻相的肩胛处。 </p>

正在全力逃窜的寻相突然感觉到肩胛处传来一阵剧痛,低头一看一支箭矢早已穿透肩胛,堪堪露出一个箭头,寻相无奈只好忍痛伏在马背上继续飞逃。 </p>

一旁的尉迟敬德见寻相受伤,不惜放慢马速,抄起弓箭向李世民还射一箭,由于此时李世民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寻相,并没有看见尉迟敬德的动作,待尉迟敬德箭矢出手瞬间才反应过来,眼尖箭矢在眼中急速放大,李世民一个铁板桥仰到马背上,伸手将飞来的箭矢抓住,顿时箭矢的力道转化成一股火辣辣的痛觉。 </p>

担心二人逃脱的李世民顾不得手上传来的痛感,顺手将箭搭上弓弦,将长弓拉至满月状随即轻轻一松,只见箭矢如同闪电向尉迟敬德窜去。听到身后传来‘咻’的一声,尉迟敬德慌忙伏下身子,羽箭穿透了他肩头的战袍,带着哨音飞过,落在身旁的地面上,直吓得他彪出了一身冷汗。 </p>

但正是由于这一个来回,他与李世民又拉开了一段距离。眼见前方有一条小河,尉迟敬德和寻相慌忙纵马跳入水中,奋力地向着对岸游去,待上岸之后发现李世民等人并未追来,随即打马飞奔向着浍州方向逃去。 </p>

这一次埋伏战除了为首的尉迟敬德和寻相,敌军几乎全部被歼灭,斩杀敌军约七百人,而剩余大部做了俘虏,缴获的战马也有上千匹。首次出战的程咬金为了报答楚墨风的恩情,一路奋勇杀敌,直至战役结束时脚下堆着三十多个血糊糊的人头,俗话说人头就是军功,望着脚下能够变成军功的人头,程咬金乐的眉开眼笑。 </p>

当李世民率领唐军押着俘虏回到柏壁军营后,全军都沸腾了。众将领欢笑着上前迎接,簇拥着李世民等人回营,边走边向他请战,个个眼里闪着亮光。 </p>

回到大营之后,李世民将所有将领召集到一起,缓缓地说到:“宋金刚孤军深入,麾下集中了精兵猛将,刘武周占据太原,依仗宋金刚为屏障。宋金刚的军队没有储备,靠掠夺补充军需,利于速战。我们关闭营门不出,养精蓄锐,可以挫败他的锐气;分兵攻汾州、隰州,骚扰他的要害之地,他们粮尽无计可施,自然会退军。我们应当等待这个机会,目前不宜速战。” </p>

眼见众将还是一副立功心切的模样,楚墨风只好站出来说到:“想打仗立军功是好事,作为骠骑大将军看到诸位报国心切,本将军深感欣慰,但是...”说到这楚墨风厉声喝到:“作为大唐的将士,服从命令是第一铁律,秦王殿下说现在不是大战的时机,本将军也是赞同的,待时机成熟我军会发动对刘武周的全面对抗,届时诸位还怕没有军功可立吗?” </p>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称是,而此时楚墨风深知大棒打完得给颗甜枣吃了,赶忙说到:“这段时间除了正常的打探消息之外,诸位回去勤加练兵,过些时日本将军会去诸位的驻地检查,合格者大战到来之际优先上场,不合格的延后。” </p>

此令一出在场诸将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回去之后好生训练一番,待检查之时能够排一个靠前的名次...... </p>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且看楚墨风军中大比武,天策军考核显神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