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严惩不贷 军中考核(1 / 2)

书接上文,待楚墨风和李世民二人带着一众将领离开之后,天策众人始终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此时还有一个多月即将过年,冬季凛冽的寒风本就像刀割一样,加之今日乃是仓促集结,众人抵达校场之时早已是汗流浃背,身上还套着冰冷的盔甲,待汗液干透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一阵阵冰冷的气息。 </p>

天空中的太阳发出一道惨白的光芒照在大地上,肆虐的风渐渐地加大了力道,人群中此刻早已不像方才那般一片寂静,早已有忍受不住的士兵开始交头接耳。 </p>

而天策军众人始终目不斜视一言不发地望着场上的情况,只见站在最前排的赵信对着身边的孙岘低声说到:“看着吧,这群人到最后能够坚持下来的不会太多的,届时大帅一回来,绝对要发飙的。” </p>

只见孙岘面不改色地说到:“所以说咱们不能给大帅丢脸。”二人正在低声私语之际,人群中已然有受不了的士兵走出队列,向着校场上存放热水的地方跑去。 </p>

随着有了第一个出头的,渐渐地大约有三十余名贸然出列的士兵向着存放热水的地方跑去。 </p>

秦琼麾下的一支千人小队此刻也像天策军一样牢牢地钉在校场上,整个队伍没有一个人出列,而一旁的正是程咬金的手下,只见一个士兵按奈不住想离开队列,身旁的同伴见状赶忙一把拉住他说到:“你傻啊?咱们程将军才立了大功,拨付给他的奖励程将军尽数发给了兄弟们,自己一点也没有留下,你这时出去是想害死程将军,害死国公爷吗?” </p>

另一边的一个同伴也忿忿地说到:“是啊,都知道程将军此番全赖国公爷推举才能上战场的,你要是想出列,以后不要说是程将军的部下。” </p>

这人听到同伴们这么一说,赶忙对着众人鞠了一躬说到:“诸位方才是我猪油蒙了心,险些犯了大错。”说完赶忙原地站好,冷冷地望着前方那些纷乱的人群。 </p>

时间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期间许多人已然坚持不住,但是都在同伴的提醒下强忍着再度坚持下去,唯有之前贸然出列的那些人,喝饱了热水,恢复了体温,这才三三两两悠闲地迈着步子准备返回队列。 </p>

此时校场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这些离队之人听见之后,心中暗叫不好,赶忙加快脚步准备返回队列,谁知一匹骏马由远至近急速驶来,马上之人手中倒拖着一柄长枪,迅速将队列和离队之人以长枪画地为界分割开来。 </p>

离队众人见状纷纷准备破口大骂,待看清来人之后,却低下头闭口不言。只见马上之人将覆面一推,露出了楚墨风那张愤怒的面庞。 </p>

“胆子不小啊?方才本国公离去之时是怎么说的?难道你们都忘了吗?”望着一边寒蝉若禁的三十余人,楚墨风转头对着身后说到:“我就说吧,总归有受不住寂寞的,你看我说的没错吧?诸位快来上前认领一下吧!” </p>

顺着楚墨风说话的方向,众人这才发现不远处站着秦王殿下和各自的主官,见此情景离队的士兵和其所属队列的士兵纷纷低下了头。 </p>

一众将领见状,纷纷抽出马鞭快步上前,将自己麾下犯错的士兵一顿猛抽,这些士兵心知自己有错,纷纷站在原地不敢躲闪,而程咬金和秦琼来到自己的队伍面前,满意地点点头说到:“诸位没有让本官失望,你们都是好样的。” </p>

抽打了一顿之后,这些将领心存侥幸地望向楚墨风,心想我这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您老人家是不是能够消消气,免除这些士兵的责罚。 </p>

谁知事与愿违,楚墨风并没有看见他们的模样,而是面带笑容地望着台上的一个人,众人顺着楚墨风目光所指望去,顿时心中暗道不好,只见李世民铁青着脸站在台上,冷冷地望着台下一众将领。众将心想这下坏了,怎么把这位爷给忘了,要知道这位爷一旦发起飙来,十有八九会将自己调回长春宫,而眼前这位就是管着兵马调动的,整个大唐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两位不仅是郎舅关系,而且亲如兄弟,否则下面这位怎么会放着京城大好的国公府不待,专程跑到这里配合上面这位征讨刘武周呢? </p>

想到这一众将领顿时冷汗直流,纷纷低下头不敢正视台上的李世民,只见李世民冷冷地说到:“不错啊,让本王大开眼界啊,这次出征将领人选都是本王亲自拟定之后,由祁国公上奏给陛下的,今日一见,枉费本王一番心意了。” </p>

众人一听瞬间头埋得更深了,李世民突然笑着对秦琼和程咬金说到:“秦将军、程将军,你二人带着麾下士兵可以返回各自营地了,本王早已命人熬好了热汤,快让众将士回去去一去身上的寒气吧。” </p>

二人闻言对着台上的李世民和台下的楚墨风一抱拳,随即领着各自的人马离开了校场,待两队人马走远之后,李世民这才回过头来,望着台下剩余的人说到:“你们知道为什么我很失望吗?因为到现在为止,你们身旁的天策军始终一动不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的主帅祁国公没有发话,所以他们不敢乱动。” </p>

说到这李世民对着楚墨风点了点头,只听楚墨风对着天策军打了个唿哨说到:“全体回营喝汤,然后修整一番。”只见四百天策军整齐划一地应了一声,随即在四位统领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离开了校场。 </p>

望着整齐离去的天策军,在场众将领心中无不感叹,自己要是有一支这样的军队该多好,可惜......想到这纷纷将目光望向自己麾下的士兵,随即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p>

只见楚墨风一个箭步跃上台面,对着下面的将领冷冷地说到:“我知道你们很羡慕本国公麾下有这样一支能做到令行禁止的队伍,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当初秦王殿下将黑甲骑兵交给本国公的时候,这是一支桀骜不驯不听指挥的队伍,本国公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主将不发话,任谁也不能私自做决定。” </p>

说到这,楚墨风眼前浮现出当年那高举的三百条坚定的臂膀,瞬间泪水喷涌而出,只见楚墨风缓缓地说到:“我本以为这些家伙只是为了敷衍我,可谁知当年前往汧源县营救秦王殿下的时候,那三百人用实际行动向我诠释了‘服从命令’这四个字的含义,三百黑甲骑最后活着回来的只剩下十二人,且各个有伤在身。” </p>

在场众人有当年跟随李世民被困汧源的,此时听楚墨风重提旧事,纷纷点头赞叹,只见楚墨风抹了一把眼泪说到:“如若当初我说一句撤退,或许他们也就活下来了,但是冲阵前我只下了一个冲锋的命令,而他们只能够义无反顾地冲锋杀敌,后来我将黑甲骑兵改名为天策军,人数始终控制在四百人,实不相瞒,京城大营内我还留了一百人的预备队,而天策军的模式是死一个替换一个,至于如何替换,靠的就是平素不断地训练和考核来的。” </p>

“现如今每场大战,只要天策军的灭字旗竖起,那么我麾下的四百将士就知道,这是我最后一个命令---死战!曾经有好几次在平定西秦之时,灭字旗一旦竖起,天策军没有一人仓皇逃窜,这是什么?这是服从,绝对的服从,身为一个将领,如若你麾下的士兵连你的命令都不服从,那么你也不配当一个将领。”只见楚墨风一边说一边渐渐升高了音调。 </p>

话音一落,李世民对着楚墨风冷冷地说到:“楚将军,今日之事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p>

楚墨风歪着头思索了片刻说到:“当时走到时候似乎是说的是乱动者第一次二十军棍,第二次五十军棍,无故出列者斩无赦,鉴于你们乱动本国公也没见到,斩了吧。” </p>

楚墨风话音一落,只听李世民厉声喝到:“来人啊,将这些无故出列的士兵拖出去斩了,以儆效尤!”身后一众亲兵闻言齐齐称是,随后就准备上前羁押一干人等。 </p>

先前那些出列的士兵纷纷跪地求饶,而其主官也赶忙下跪向李世民说情,谁知一旁传来楚墨风打趣的声音说到:“我说秦王殿下,我的话还没说完你着什么急?” </p>

一听楚墨风的话,众人纷纷如蒙大赦般望着楚墨风,心中骐骥楚墨风能够饶恕这些士兵,只见楚墨风开口说到:“斩了吧又觉得可惜,但是不斩吧又不能说话不算话,不如这样吧,下一场战役开始的时候,本国公会把你们这些人单独编成一支队伍,拿着你们的兵器给老子上战场冲锋去,活下来老子饶了你们,死了老子把你们送进英灵殿,如若你们不愿意,现在老子就让秦王殿下自行处理此事。” </p>

听闻下次打仗时要先行冲锋,那些没有无故出列的士兵纷纷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刚才要是出列了,估计这群敢死队里就得有自己的身影了;而众将领纷纷对楚墨风的决定表示赞同,有错就要罚,而且祁国公已经饶了他们一次了,最后是生是死只能看老天爷了;而那些无故出列的士兵则是瘫坐在地,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p>

台上的李世民见状冷冷地说到:“众人各自带队回营,明日修整一天,后日清晨开始考核。”说完一甩衣袖,领着麾下的亲兵离开了校场。 </p>

临近武德二年结束的最后一个月,似乎浍州方向的宋金刚和刘武周也忍受不住冬季的寒冷,进而产生了休养生息的念头,故而李世民派出的斥候未发现一丝敌人的踪迹,这也让驻守城内的士兵们原本持续紧绷的神经得到了一丝松缓的间隙。 </p>

可是这一丝松缓仅仅持续了不到三日就迅速结束了,这一日清晨,军营内的战鼓再度响起,鉴于之前校场那次经历,今日战鼓才发出响声,各营士兵早早地整装待发集结完毕,向着校场方向跑去。 </p>

来到校场时,众人发现天策军竟然又是第一个抵达校场的,此时四百天策军目不斜视地站在原地,整个队伍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p>

待李世民和楚墨风走到台上之后,校场内顿时鸦雀无声,只听李世民缓缓地说到:“现在考核开始,除天策军之外,其余各营按照你们主官结成的联盟开始较量,而本王与祁国公则会为你们打分,希望诸位能够精诚合作,取得胜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