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身陷囹圄 破除谣言(2 / 2)

只见王德面带惊恐地说到:“陛下明鉴,老奴只不过想说句心里话,怎能在陛下没有决断之前胡言乱语啊?” </p>

听闻王德想说心里话,李渊不免有些好奇地说到:“那你就说说心里话,让朕也好好听听。” </p>

王德见状对着李渊拱了拱手说到:“陛下,其实老奴听闻,天策府那些人,并不是都听从秦王的命令行事,据说有一部分人是张掖王殿下招募进去的,老奴觉得今日之事陛下是不是应该传召张掖王殿下询问一番,如若张掖王殿下也不知情,那此事就能有定论了。” </p>

李渊一听也是这么个理,随即气消了一半,笑着说到:“你这老家伙,平素也不见你出宫,从哪里听来的这些消息的,既然这样,朕就给他一次自证清白的机会,如若楚小子对此事也不知情,届时朕定当斩了这个逆子。” </p>

随即李渊命王德差人前去传召楚墨风,得了李渊命令之后,王德迅速招来四个小黄门,语气森然地说到:“迅速出宫去找张掖王殿下,哪怕把京城翻过来,也要赶紧找到他,就说陛下急召。” </p>

四个小黄门领命迅速出了皇宫,分别去王府、校场以及天策军大营寻找,而剩下一个小黄门则漫无目的的在街上乱转,说来也巧,其余三人寻找无果,偏偏被这个小黄门碰到了长孙无忌,一番询问之后,小黄门迅速向着东市的酒肆跑去。 </p>

来到酒肆之时,楚墨风和米珊娜才堪堪下床,这时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米珊娜赶忙问到:“何事敲门?” </p>

只听门外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说到:“米珊娜,楼下来了一个人找楚公子,说是有急事。” </p>

楚墨风闻言赶忙示意米珊娜替自己更衣,随后快步下了楼,只见来人是王德身边经常随侍的一个小黄门,赶忙问到:“不知公公何事前来?” </p>

只见那个小黄门对着楚墨风行了一礼说到:“启禀殿下,陛下急召殿下入宫面圣,出大事了,秦王殿下被殿下关了起来,具体事情小的也不清楚,您赶紧随小的回去吧。” </p>

一听李世民被抓了,楚墨风心中暗道一声不好,迅速跑到莫利罗面前说到:“店内有没有快马,借我一匹。” </p>

莫利罗闻言赶忙吩咐下人去后院牵出一匹马送到门口,而后楚墨风快步走到门口,翻身上马向着太极宫跑去。 </p>

一路飞驰来到太极宫,楚墨风翻身下马三步并作两步窜上台阶,一个闪身进了太极殿,只见王德正在殿内等候,一见楚墨风到来,赶忙迎上来低声说到:“我的殿下啊,您可是来了,今日陛下不知为何将秦王殿下关了起来,说是有人举报秦王殿下私募勇士进京意图谋反啊。” </p>

一听是这个事,楚墨风当即长舒了一口气说到:“王公公放心,此事来龙去脉本王最清楚,烦请王公公带路,本王这就去向陛下解释的。” </p>

得知楚墨风知道此事,王德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地,赶忙领着楚墨风来到御书房门口,只见王德轻声喊到:“启禀陛下,张掖王殿下求见。” </p>

“让他进来吧,这小子速度倒是不慢。”王德的话音一落,屋内传来了李渊威严的声音。 </p>

楚墨风见状信手推开御书房的门,大步走了进去,随即将门关上对着李渊施了一礼说到:“启禀陛下,臣来迟了,不知陛下因为何事如此急着召见?” </p>

“天策府内有人受了秦王的暗示,暗中携带财帛前往山东境内招募勇士一事,你是否知晓?”只见李渊死死地盯着楚墨风的双眼,满怀期待地等着楚墨风的答复。 </p>

谁知李渊话音一落,楚墨风开口说到:“启禀陛下,哪个蠢货告诉您此事是秦王指使的了?被派去的人叫张达,是臣让他去的,此事容臣与您细细道来。” </p>

随即楚墨风缓缓地说到:“此前天策军的兵源一直来自京城周边的几个府道,但是此番并州大战之后,天策军减员不少,而考虑到山东境内人口众多,故而臣想着从此地招募一批江湖人士填充到天策军中,而且臣还有意再多招募五百人,作为天策军的预留人员,届时一旦训练完成,对阵突厥之时也不会显得捉襟见肘。” </p>

李渊闻言有些疑惑地望着楚墨风说到:“既然是为大唐招募士兵,为何不通过兵部报备呢?” </p>

只见楚墨风将李渊扶到椅子旁坐下,低声说到:“陛下,此前突厥南侵,看似咱们将其击溃,但是各府道或多或少都遭受了损失,朝廷安置灾民、重建屋舍、犒赏三军,而且您还仁慈地免除了受灾严重地区的一年赋税,加之有要再次筹备军械物资,户部应该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吧?” </p>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渊也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到:“你说的不错,朕这些日子始终在为此事发愁,时常睡不着,都是朕的子民,朕不能不管啊,可是朝廷现在也是有难处,朕只好命令宫中削减用度了。” </p>

“所以啊,臣只能自己出资私下进行此事,否则一旦通过兵部报备,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避免外人借此生事,臣这才连秦王殿下都瞒着了。”只见楚墨风面露难色地说到:“另外,臣告诉陛下个好消息,保证陛下今夜就能安然入睡。” </p>

李渊闻言面带诧异地望着楚墨风说到:“怎么,你小子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p>

“臣私下再给您上交两百万贯,供您调度如何?”只见楚墨风附到李渊耳畔轻声说到:“这些钱您可以留在内库,至于军械之类的,臣来想办法,至少京城各大营的不用朝廷置备如何?” </p>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渊噌地一下站了起来,神情激动地望着楚墨风说到:“此话当真?” </p>

“陛下,按大唐律规定,欺君可是要诛九族的,您看臣像是这样的人吗?”只见楚墨风笑着说到:“再者说了,论起来您是臣的岳父大人,臣不帮您还能帮谁啊?” </p>

一番话顿时让李渊心情大好,伸手拍了拍楚墨风的肩膀说到:“说吧,想要什么赏赐,朕都应允。” </p>

“臣哪敢要什么赏赐,只不过恳请陛下听臣一言即可。”楚墨风见状心想事成了一半了,剩下一半就看你信不信了,随即笑着说到:“世人都知道秦王殿下与臣互为依仗,但是有件事臣不得不说,陛下既然担心将来太子继位无法压制秦王,倒不如索性让他去东都坐镇,毕竟天策府也在东都,这样也避免了他与太子二人互生嫌隙,时间长了兄弟二人长久不见,说不定关系也能有所缓和。” </p>

李渊问言点了点头说到:“言之有理,此事朕考虑考虑再做决定,倒是你啊,他日太子登基之后,你作为妹夫也要多多帮衬他,这样咱们大唐才能昌盛久远啊。” </p>

“谨遵陛下圣喻。”对着李渊行了个礼,楚墨风赶忙笑着说到:“明日臣就将银钱送到宫中呈给陛下,既然事情臣都解释清楚了,那秦王......” </p>

一听明日就能充入内库两百万贯,李渊当即对门外喊到:“来人啊,将秦王带到朕这里来。”不一会儿李世民就被带到了御书房内,见到李渊和楚墨风都在,李世民则面无表情地说到:“敢问父皇可是要对儿臣刀斧加身了吗?” </p>

谁知李渊突然笑着说到:“二郎,方才是朕错怪你了,此事楚小子已经向朕解释清楚了,你们兄弟二人日后在关于天策府的政务上一定要互相告知,免得再出现今日之事,伤了咱们父子和气。” </p>

李世民闻言望了楚墨风一眼,随即心神领会地对李渊说到:“启禀父皇,儿臣既是父皇的儿臣,那么被父皇怀疑或是责怪儿臣都毫无怨言,只是儿臣恳请父皇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儿臣的心始终忠于父皇的。” </p>

李渊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对着二人说到:“今日朕也有些乏了,你二人退下吧,楚小子明日上朝别忘了你的东西。” </p>

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见状赶忙起身告退,离开了太极宫,信步走在承天门大街上,望着天空渐渐变暗的天空,李世民突然转身对着楚墨风行了个大礼说到:“谢谢你今日又救了我一次,否则我都不知道怎么能熬过去。” </p>

只见楚墨风没有好气地瞥了李世民一眼说到:“滚滚滚,当年黄河岸边的誓言忘了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兄弟之间说这个做什么?” </p>

“那临走时父皇说让你别忘了什么东西?你又答应给他什么了?”听了楚墨风的话,李世民心中感动万分,随即想起临走时李渊那句没头没尾的话,赶忙问到:“父皇放了我不会是有条件的吧?” </p>

“屁的条件,陛下放了你是因为我把事情圆了回来,只不过这次又得小小地牺牲一下了。”楚墨风闻言笑着说到:“无非就是私人给内库捐了两百万贯,外加京城各营的军械呗,又没有多少钱,只要他高兴能够不找咱们麻烦就行了。” </p>

李世民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地说到:“你疯了,你小子就是有亿万家财也不能这么胡来啊,不行,这个钱我出一百五十万,你出五十万即可,至于军械我会让军械局想办法解决的。” </p>

谁知楚墨风面色一正说到:“这件事我来处理就好,现在问题是你派张达去山东的事,究竟都跟谁说过,或者说张达或是张亮都跟谁说过,这件事必须好好查查,我怀疑此事应该是天策府的那个奸细传给李建成的。” </p>

“今夜我回去想想,明日散朝之后,我把张亮喊到东市酒肆内,你当面问他吧。”李世民闻言思索了片刻说到:“至于张达那边......” </p>

“张达那边你不用管,我会想办法通知山东那边的人问他,那就明日散朝之后东市酒肆见。”楚墨风摆了摆手,低声对李世民说到:“既然太子非要咄咄逼人,我想你也应该琢磨一下如何反击了。” </p>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二人分开各自回了府邸。而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的李建成,得知李世民又是有惊无险地化解了这次危机,顿时气的大发雷霆,随即连夜差人唤来李元吉,商议再一次的陷害计划,此刻无边的夜色在东宫幽暗烛火的映衬下,隐隐泛出了无限杀机...... </p>

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且看围猎场内李世民身陷险境,再看鸣犊泉边楚墨风飞马救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