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朝堂议事 尘埃落定(2 / 2)

正在与弟弟妹妹们玩耍的楚凝晗闻言,三步并作两步一个闪身窜到楚墨风面前,对着李世民和楚墨风行了个礼说到:“父亲大人,今日秦王伯伯又带什么好东西来了?往日带的都是弟弟妹妹们喜欢的,今日不会又是些书籍画册之类的吧?” </p>

只见李世民面色一苦,指了指楚墨风手中的子母剑说到:“小凝晗,今日伯伯给你带了你最喜欢的,你且看看你夫妻手中的是什么?” </p>

顺着李世民所指的方向望过去,楚凝晗发现自己父亲手中握着一柄湛青色的长剑,楚凝晗一把将长剑抓了过来,来回仔细地看了一番,随即对着李世民施了个礼说到:“凝晗谢过秦王伯伯,您今日带的礼物凝晗最喜欢了。”说完握着长剑蹦蹦跳跳地返回了玩乐的圈子内,眼见楚凝晗带着一柄长剑回来,楚玥彤等人纷纷围上来观看。 </p>

望着前方和睦相处的四个孩子,李世民不禁喃喃地说到:“想当初......” </p>

“想当初你大哥和你三弟四弟五弟都是这般玩闹,现如今却要刀剑相向。”只见楚墨风打断了李世民的话头,冷笑着说到:“我的好大哥,你忘了腊月二十九那场血战了?还有前些日子这些被生擒的好手,再往前的我就不提了,你不会还依旧对他们抱有幻想吧?” </p>

“只是感慨一番罢了,既然当初决定了的事情,就会一如既往地做下去的。”只见李世民摇了摇头,随后轻声问到:“这次的事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查出来那个奸细了?” </p>

只见楚墨风缓缓地吐出一个名字,随后有些愤恨地说到:“虽然知道是他,但是依旧没有确凿的证据直接指向他,如若现在去抓他,一来没有真凭实据唯恐被太子反咬一口;二来我想通过他再查查是否还有别的奸细隐匿在我们身边,小心无大错的。” </p>

而李世民则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二人就这样在院子内望着玩闹的孩子们。上元节花灯赏会,楚墨风并未到场,这让在场众人纷纷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世人皆知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除了与王妃行人伦大道时不在一起,甚至连出恭都是同去同回,今年上元节花灯会竟然只有李世民独自前来,未免有些所料未及。 </p>

有按奈不住好奇心和怀揣恶意之人旁敲侧击地询问,均被李世民委婉地避过了这个话题,而见到只有李世民孤身一人到场,人群中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更加笃定楚墨风依旧处在昏迷之中,心中不免欣喜若狂。 </p>

正月十六,新年后的第一个早朝,众人早早地来到了太极殿,待李渊莅临之时,众人依旧没有看见楚墨风的身影,此时望着殿下众人,李渊轻咳了一声说到:“诸位爱卿,朕今日有件事要告诉诸位,就在上元节前,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宵小之徒悄悄混入长安城内,意欲在长安城内进行不轨之事,庆幸的是咱们的贤王殿下慧眼如炬,及时察觉到这些异动,随后果断出击,彻底破坏了对方的计划,具体情况朕也是了解甚少,可惜咱们的贤王殿下,为了保全通济坊内百姓的安危却身受重伤,朕得知以后颇为愤怒,但是碍于事情原委不明,朕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p>

听了李渊的话,秦王一派纷纷望向站在前列的李世民,只见李世民上前对着李渊施了一礼说到:“启禀父皇,儿臣当时奉父皇之命前往通济坊的飞庐货栈查探,在现场搜查出部分大唐的制式军械物资,现已运至京兆尹库房内严加看管,而且儿臣在现场还发现了大量盛满火油的罐子,儿臣斗胆猜测,贤王身受重伤应该是歹人意欲将火油引燃,而贤王为了夺取引火之物,才不慎被歹人刺伤,不过具体情况还是要询问贤王才能得知,儿臣也不敢妄下定论。” </p>

听了李渊的话,李建成和李元吉当即冷汗直冒,心想既然李渊都知道这件事了,那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失踪的好手不是落到了秦王和贤王的手中,否则自己二人绝对粉身碎骨。 </p>

谁知李渊听了李世民的话,面带疑惑地点了点头说到:“既然秦王也不知晓当日情形,那么咱们不妨问问当事人不就真相大白了吗?”随后就见李渊对着一旁的王德点了点头,只听王德扯着嗓子喊到:“陛下有旨,宣贤王楚墨风进殿。” </p>

众人闻言不免在心中嘀咕到;这陛下今日是饮了酒才来上朝的吗?都说了贤王重伤昏迷至今,这宣的哪门子贤王进殿啊?就在众人猜测之际,只见太极殿的大门被缓缓地推开,贤王楚墨风迈着稳健的脚步走了进来。 </p>

望着眼前活生生的楚墨风,秦王一派纷纷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而太子一派则像是死了亲娘一般,脸色说不出的难看。 </p>

楚墨风走到台阶前对着李渊拱了拱手说到:“臣楚墨风见过陛下,祝愿陛下龙体安康,大唐昌盛久远。” </p>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渊呵呵一笑说到:“朕龙体安康有什么用?你小子如若身体有恙,那么我大唐如何能够昌盛久远?”李渊的一番话说得像是没了楚墨风大唐就不转了一样,这让太子一派脸色更加难看了,而亲王一派则是喜上眉梢,纷纷想到这贤王就是有本事,连陛下都赞誉有加,看来咱们跟着亲王和贤王,是决计不会错的。 </p>

只见礼部尚书陈叔达走出来对着李渊拱手说到:“启禀陛下,方才老臣听闻贤王殿下重伤昏迷,老臣心中担忧万分,此时见到贤王殿下平安无事,老臣也甚是高兴,只不过老臣还是想知道这些时日贤王殿下究竟经历了什么?敢问贤王殿下能否给诸位同僚答疑解惑一番?” </p>

陈叔达的一番话,让李渊在心中暗自对着陈树达竖了个大拇指,心想你老小子真上道,此事如若朕来问就显得有些假了,你这么一问,倒显得朕也不知情,这样也好,免得有些人出来生事。 </p>

想到这李渊面色一正说到:“楚小子,陈尚书的话你也听到了,既然诸位同僚都挂念着你,你不妨说一说,正好朕也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p>

听了李渊的话,楚墨风当即对李渊说到:“启禀陛下,既然诸位同僚心中都有所疑惑,那么臣就将当时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大家。” </p>

而后在楚墨风一番漫长而又惊心动魄的叙述中,众人终于明白了上元节前,京城之内竟然悄无声息的发生了这么多事,听完之后不免有些后怕,如若通济坊被侯平引燃,届时大火焚城周围百姓定然遭殃,想到这但凡心中有良知的不免都暗自咒骂侯平。 </p>

听完楚墨风的叙述,李渊面色一冷说到:“这群宵小之徒,竟然敢肆意在我长安城内为恶,幸亏有你才使得我京城百姓又躲过一场无妄之灾,这幕后主使是否查明了?” </p>

只见楚墨风点了点头说到:“据被生擒的那些杀手供述,此次事件的主使者是宫里的人,但是此人具体身份皆不清楚,或许是臣没有让秦王殿下用刑的缘故,臣斗胆建议此事交由刑部主审,届时陛下或可以垂帘旁听一番,岂不能解陛下心中疑惑。” </p>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渊心知这是他在群臣面前给李渊留了个脸面,当即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到:“既然如此传朕旨意,一干人犯即可押至刑部大牢,明日命刑部主审此案,朕届时要旁听一番,看看究竟是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行此苟且之事。” </p>

想到这些人一旦进了刑部大牢,那基本上是能交待的不能交待的都得交待了,届时自己和李元吉肯定是玩完了,念及于此李建成对魏征使了个眼色,后者当即会意闪身出列说到:“启禀陛下,臣对此事有些疑问,既然杀手将贤王殿下刺成重伤,那为何短短十日贤王殿下又能四处活动了?此事臣颇为不解。其次既然京兆尹已然缉拿众多刺客,那为何迟迟不上奏陛下呢?” </p>

魏征一番话顿时让李渊面色有些不悦,正待说话只见李世民对着魏征说到:“魏冼马,本王当日抓住杀手之后,是贤王殿下与本王商议之后决定暂时不向陛下奏报的,毕竟当时还有飞庐货栈的最后一名杀手没有伏诛,如若此时大动干戈一旦走漏消息,势必会有百姓遭殃,我想对于陛下而言,百姓安危才是陛下最关心的,至于何时奏报,我想陛下知晓原委之后,定然不会怪罪的。”李世民说完略带挑衅地对着魏征笑了笑。 </p>

只见李渊厉声说到:“魏征,魏冼马,你身为太子洗马,难道平素只给太子看一些桀纣厉亥之类的书籍,那些讲述尧舜禹汤的书籍尽数被你丢弃到永安渠里了吗?” </p>

魏征闻言赶忙对着李渊下跪说到:“臣请陛下明鉴,臣岂敢给太子参读那些书籍,只是臣心中确有疑惑,所以才靠口询问。” </p>

只听楚墨风笑着说到:“魏冼马,实不相瞒,侧王妃乃是巢元方巢大家和莫仁德莫大家二位的亲传弟子,以她的医术再加上本王的体质,辅以峨眉派的续命丹,本王其实早在三日前就已然恢复如初了,只不过为乐避免打草惊蛇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始终对外封锁消息罢了。” </p>

此时人群前列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当即面色一寒,心想这次又中了这二人的圈套了,随后赶忙在脑海中思量对策。 </p>

早朝过后,李世民亲自率大军将一干人等押送至刑部大牢,正月十七刑部开堂审案,原本以为得用刑一番对方才会招供,谁知才将人犯带上堂,众人纷纷开口招供,一番审讯在刑部尚书以众官员冷汗直冒中草草结案,传闻李渊听到了幕后主使的名字之后,当即拂袖而去。 </p>

果不其然第二日宫内传来消息,李建成被斥责一番,而齐王李元吉则是被下令禁足武德殿,至于何日解禁尚未得知。 </p>

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楚墨风的一系列财物赏赐,这让楚墨风高兴之余,不免为日后的情况开始担忧起来...... </p>

俗话说堡垒皆是从内部瓦解的,且看李瑷部下弃暗投明,再看彼岸花妖千里护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