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唐新军 赐名龍城(2 / 2)

听闻楚墨风提起了高表仁和高弘毅二人的名字,高治平心想这个贤王殿下还真是消息灵通之人啊,当即点头应承,“成,只不过是否赌些什么?” </p>

“你赢了,我的主帅位置给你,你若是输了,就乖乖地滚回队列中,按照薛副帅的要求去做,敢不敢?”听闻对方还要赌些东西,楚墨风不免有些发笑,随即附在薛云耳畔耳语一番,后者闻言赶忙骑马离开了校场。 </p>

而高治平则是问一旁的天策军借了一柄长弓和十支箭矢,静静地等待着对方的到来,不一会儿一道火红的身影策马进入了校场,一见此人到来,一众天策军再度下跪喊到;“参见侧王妃殿下。” </p>

来人正是贤王府侧王妃窦婧妍,只见窦婧妍一个漂亮地翻身下马,对着众人摆了摆手,而后一个箭步跃上点将台,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不知殿下唤臣妾前来所为何事?” </p>

“有人说女子不如男子,本王不信,所以劳烦你与其比试一番箭术,没有问题吧?”楚墨风将窦婧妍扶起,而后替她掸了掸身上的尘土,随后对着高治平说到:“这位就是本王喊来与你比试的人,你二人每人十支箭矢,以射中靶心最多者为胜。开始吧。” </p>

高治平见状对着窦婧妍一拱手说到:“既然如此,您先来。”谁知窦婧妍莞尔一笑说到:“远来是客,你先请吧。”说完自顾自地向着自己的坐骑处走去,而后从马背上取下一柄平淡无奇的长弓,背好了箭囊向着高治平走来。 </p>

正准备在谦让一番,谁知人群中早有那迫不及待的人喊到:“我说那小子,你到底行不行啊?不行就下去乖乖认罚的。”随即众人纷纷开始起哄。 </p>

随即高治平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稍后小爷我十箭射完,准保让你们说不出话来,随即高治平气定神闲开始张弓搭箭,只听咻地一声,第一箭飞速射出正中靶心,在场众人见状纷纷叫好,而后高治平在众人的喝彩声中,先后又射出了剩余的九支箭矢,共计九支中靶,一支射偏。在场众人见状纷纷为之叫好。 </p>

而高治平则是笑着对窦婧妍说到:“这位侧王妃殿下,您看这个成绩咱们是否还有比试的必要?” </p>

只见窦婧妍笑了笑说到:“比完了再说吧,毕竟我家殿下还在上面看着呢,不比完岂不是让殿下笑话。”此时箭靶已然换了一个新的,只见窦婧妍话音一落,随即张弓搭箭,迅速射出了十支箭矢,而后收起长弓对着点将台上的楚墨风施了一礼,翻身上马离开了校场。 </p>

此时始终未听见报靶之人回报,高治平见状还以为对方尽数射偏,碍于侧王妃的身份不敢报靶,赶忙转头去看箭靶,只见箭靶的靶心处,原本的红点已然不见,只留下一个空洞,此时报靶的人大喊到:“启禀贤王殿下,侧王妃殿下十支全中。” </p>

高治平见状始终不敢相信,当即跑到箭靶前仔细查探起来,只见箭靶后面,十支箭矢尽数扎在地面的一个点上,此时校场内爆发出雷霆般的喝彩声,高治平失魂落魄地走到点将台前,一脸疑惑地望着楚墨风。 </p>

只见楚墨风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笑着对高治平说到:“平常男子有你这般射箭技巧既然难得了,只不过本王这位侧王妃,未过门之前乃是娘子关守将平阳公主李秀宁将军的副将,在娘子关一带以弓马技艺闻名,而且今日她也有些胜之不武,可不要被她手中那柄弓骗了,那可是古代传下来的霸王弓,本王自认如若她以弓箭狙杀本王,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本王只能躲过她两箭,今日她不过是用了最平常的射箭方法,而她那些什么二龙戏珠、流星赶月、三星连射什么的都没有用。” </p>

只见高治平瘫坐在地上,讷讷地说到:“殿下,小人输了就是输了,小人服了。” </p>

谁知楚墨风跳下点将台将高治平扶起,而后语重心长地对在场众人说到:“今日这场比试,不是要争个谁赢谁输,而是要告诉你们,正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如若你们不苦练技战术,日后对阵突厥之时,岂能让中原大地的百姓安心度日?” </p>

而后楚墨风翻身上了点将台,大声说到:“诸位,既然走进了这个校场的大门,那就说明你们都是有血性的汉子,此刻北方的突厥人依旧虎视眈眈的觊觎着咱们的国土,陛下他苦啊,为了能够换回咱们的休养生息,陛下只能暂时忍让突厥人,但是想一想北地一带的百姓们,你们觉得咱们能忍吗?” </p>

在场众人听了楚墨风的话,一时间心中那个豪情尽数被调动起来,当即齐声高喊;不能,不能。 </p>

楚墨风见状点了点头,随即大声说到:“既然如此,你们只有听从号令,苦练战技,届时沙场对阵才能为中原百姓和陛下讨回公道,本王记得武德八年八月,并州血战当日,陛下曾经说过一句话,‘犯我中原大地者虽远必诛’,而后本王曾告诫驻扎北地的天策军,‘犯我中原大地者不死不休’,今日本王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送给你们,希望你们铭记,犯我中原大地者虽远必诛不死不休。” </p>

楚墨风的话音一落,长安校场顿时变成了一座炙热的火炉,在场众人齐声振臂高呼起来,而一旁的天策军则是满眼含泪望着楚墨风,右手握拳靠在了胸前,对着楚墨风行了一个天策军特有的军礼,而楚墨风见状则是同样回了一个军礼。 </p>

随后楚墨风对着场上喊到:“现在,你们给本王围着校场开始跑圈,跑到薛副帅喊停为止,谁若掉队今日取消饭食。”而后楚墨风转身对着身旁眼中含泪的薛云说到:“快擦擦,都是当将军的人了,怎么还像个孩子一样多愁善感的,跑不完二十圈别让他们停下,今日起这些人就交给你了,技战术方面你不用担心,有这二百天策军负责传授,你要让他们明白的是,日后前往北地作战,你剑锋所指的方向就是他们冲锋的方向,明白了吗?” </p>

薛云见状单膝下跪,对着楚墨风轻声说到:“请殿下放心,龍城军副帅薛云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重托。” </p>

楚墨风见状将薛云扶起,附在其耳畔说到:“一日三餐伙食要做好,军械物资方面如若有需求,尽数写好条陈报到兵部即可,你在这看着吧,本王先走了。”在薛云‘恭送殿下’的呼喊声中,楚墨风翻身上马离开了校场,向着皇宫方面走去。 </p>

此刻太极宫一处偏殿内,萧瑀正满脸疑惑地望着李世民,“陛下,此前突厥没有准备言和的时候,各位将领争先请求出战,陛下没有允许,我等对陛下的做法也感到疑惑不解。不久,突厥果然自动撤退了,这其中关窍究竟何在?” </p>

听到萧瑀如此一问,李世民想起了自己与楚墨风在御书房内,为了退敌而想出的千奇百怪的计策,不由地会心一笑说到:“朕观察突厥兵马虽然为数众多,但是阵容并不整饬,突厥君臣的意图只是一味贪图财物。然而当突厥请求讲和的时候,可汗独自留在渭水西岸,他的职位显要的官员都来谒见朕,只要咱们稍加控制进而袭击突厥兵马,那形势就如摧枯拉朽一般。而皇太弟早已奏请朕,让长孙无忌和李靖在幽州埋伏兵力以逸待劳,届时如若突厥向回逃奔,前有阻截后有追兵,消灭他们易如反掌。朕不肯与他们交战,是由于朕即位的时间太短,国家尚未安定,百姓并不富足,暂且应当休息生养,以安抚为务。一经与突厥开战,北地一带百姓势必再度陷入战火之中,而突厥势必会心生警惕整军备战,届时我们便不能够得其所欲如愿以偿了......” </p>

说到这李世民不由地叹了一口气,“所以朕才决定停战息兵,以金银财帛为引与之和谈,待大军整顿完毕之后,朕定当挥师北伐与之一战,朕始终没有忘记当年与皇太弟的约定,势要踏破突厥王庭,将中原百姓遭受的苦难尽数还给他们。” </p>

萧瑀闻言对着李世民行了个大礼说到:“陛下真乃一代明君,这等谋略不是臣等所能够想到的啊!” </p>

谁知李世民示意其起身之后,却笑着说到:“萧爱卿你也不要夸朕了,这等谋略也不是朕想出来的,都是皇太弟想的,朕只不过略微改动了一番,最后由朕和皇太弟推演一番才成型的。” </p>

听闻是楚墨风想出来的,萧瑀心想怨不得陛下能够如此顺利地继位,原来有贤王在一旁出谋划策,原本以为此人只是一介武夫,谁知心思也如此缜密,而且谋略老道狠辣,此人如若封侯拜相,大唐中兴指日可待啊,不过转念一想此时楚墨风已然是皇太弟了,前线战事以及练兵事宜,陛下可是尽数绕过兵部交由他去处理,所以自己方才动了一点小念头是多余的。 </p>

正在思索之际,只听门外有人喊到:“启禀陛下,贤王殿下求见。” </p>

“宣”,随着李世民一声高喝,楚墨风缓缓地走了进来,先是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而后转身对着萧瑀说到:“不知萧大人也在,没有打搅您与陛下议事吧?” </p>

萧瑀见状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说到:“殿下玩笑了,臣在向陛下请教当日退敌一事,何来打搅一说。” </p>

“那本王就插一句题外话,不知陛下可否想好新军赐名一事了?”楚墨风见状也想起了当日与李世民商议的那些奇怪的想法,不由地笑了笑。 </p>

“明日传旨,新军正式赐名龍城军。”李世民望着楚墨风会心一笑,而后略带打趣地说到:“今日如若无事,稍后去御书房,朕有要事相商。” </p>

楚墨风见状点了点头,而后转身向着门外走去,即将走到门口时,却听见李世民轻声说到:“适才忘记提醒你了,丹阳公主委托朕如若见到你,请你前往凌轩阁叙话。”听了李世民的话,楚墨风一个趔趄,险些摔倒在地...... </p>

俗话说江山美人只取其一,且看丹阳公主李玥情根深种,再看皇太弟楚墨风巧言婉拒,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