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好山河 秀色可餐(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君臣二人御书房议事,感叹一番言治国不易,贤王府楚墨风遭遇审问,坤宁宫李世民负荆请罪,这才引出楚墨风北上游历,窦婧妍万家生佛。 </p>

眼见长孙安业被茶博士泼了半碗热水,一旁负责押解的公差非但没有出言阻止,反而是端着茶水和吃食哈哈大笑起来。忍受着后背传来的痛感,带着温度的水瞬间湿透了后背,长孙安业眼神中透着一丝怨毒地望着那几名差役,心中愤恨地想到,如若有朝一日我长孙安业能够再度返回长安,定然先将你们这几个势利小人斩杀当场。 </p>

一众差役看见长孙安业一副怨毒的表情望着自己,其中一人当即起身走到他面前,信手一挥,碗里适才斟满的滚烫的茶水,尽数泼到了长孙安业的头上,“知道你小子在想什么,是不是想着日后或许能够再度返回长安,然后将我们这些人杀之而后快啊?” </p>

发觉自己的想法被人当场揭破,长孙安业心中一惊,略带惊诧地望着面前这人,只见对方冷笑一声说到:“实不相瞒,你趁早也就是想想吧,殿下让我给你带句话,这辈子不要想着回到长安了,老老实实地流配到巂州反省吧。” </p>

仅仅这样一句话,瞬间让原本心怀期待的长孙安业,顿时感到犹如坠入冰窟一般。整个人瞬间身形一泄,垂下了头一言不发。一众差役饱食一番之后,又在茶博士这里购买了一些吃食,随即押着长孙安业准备继续赶路。 </p>

正待离开茶摊之际,只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好似有大批人马往自己的方向赶来,众人当即将长孙安业围在中间,同时默默地抽出兵刃小心戒备着,只见长安城方向突然驶来几骑,行至自己这群人面前时,突然停止了脚步。 </p>

只见为首一人翻身下马,向着自己这群人走来,先前与长孙安业对话的那名差役,一手握着横刀,一手探入怀中紧紧地攥着一枚响镖。自己本就是贤王殿下安插在这群差役中间的,临行前贤王殿下给自己的指令是,无论发生什么问题,务必要安全的将长孙安业押赴至巂州,如若中途出现劫持囚犯的情况,务必要第一时间先除掉长孙安业。 </p>

念及于此这名差役的目光并未锁定在来人的身上,而是紧紧地盯着长孙安业,但凡他有任何异动便顷刻间将其斩杀当场。 </p>

谁知来人并不是来劫持囚犯的,而是对着众人施了一礼说到:“诸位官差大哥,在下长孙无忌,能否性格方便,让在下与这位长孙安业说几句话。” </p>

听闻对方自称是长孙无忌,一众差役思索了许久也没有想起此人是谁,而方才与长孙安业说话的那名差役则是眼神一亮,随即走到差役头目身旁低声耳语了一番,而后那名头目对着长孙无忌行了一礼说到:“不知是长孙尚书驾临,还望恕罪,您有什么话就说吧,只是不要耽误太长时间就好。” </p>

长孙无忌见状当即点了点头,而后径直向着长孙安业走去,眼见长孙无忌到来,原本还萎靡不振的长孙安业,当即重新振作起来,对着长孙无忌趾高气昂地喊到:“你怎么才来啊?赶紧去让小妹找人把我放了,别磨磨蹭蹭的,我没有什么话想跟你说的。” </p>

谁知长孙安业话音未落,只听‘啪’的一声,长孙无忌已然一巴掌抽在了长孙安业的脸上,登时将对方打得一个趔趄,而后长孙无忌像是仍未解气一般,揪住长孙安业的衣领接连抽了十几巴掌,待放开对方的时候,只见长孙安业的脸已然高高肿起,随后就听见长孙无忌指着长孙安业大声骂到:“你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他李孝常那个畜类给你挖个坑,你长孙将军就敢往里跳,你以为你是谁?” </p>

长孙无忌的一顿巴掌,将长孙安业心中的怒火瞬间激起,只见长孙安业忍着脸颊的疼痛,指着长孙无忌咒骂到:“你莫要说我,长孙家、高家、窦家为了他李家的大业付出了那么多,可如今呢?你那好妹夫是如何对待这些人的?你长孙无忌贵为吏部尚书,她长孙竭罗贵为一国皇后,而我呢?只不过是个监门将军,还有那个姓楚的毛头小子,凭什么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p>

只见长孙无忌冷哼一声说到:“凭什么?凭借人家贤王战功赫赫,凭借人家是太上皇在位时下诏书收的义子,当年贤王与陛下在外四处征战之时,你长孙安业都为大唐做了些什么?吃喝嫖赌,不学无术,你以为现在的大唐是当年的前隋那般任人唯亲吗?你错了,任何一个有贤能的人,都会被陛下启用,但是如若你一无是处,那你永远只能做一个纨绔。” </p>

发觉自己争辩不过长孙无忌,一时语塞的长孙安业当即恼羞成怒,对着长孙无忌大喊到:“我不听你那些长篇大论,赶紧回去让长孙竭罗找人把我放了。” </p>

谁知长孙无忌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到:“此番前来,我就是替竭罗捎一句话给你的,这辈子你就在巂州诚心悔过吧,没有人会救你的,毕竟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况且你犯的是谋逆的大罪,就此别过,此生莫要再见,另外家族已经一致通过将你除名了,此生你不要再自称是长孙家的人了,你只能姓狗、姓鼠或者姓猪,好自为之吧。” </p>

说完长孙无忌转身来到了那群差役面前,示意身后的随从取出一些银钱说到:“劳烦各位差大哥一路护送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在下深感愧疚,这些钱诸位拿去路上买些吃食即可,至于那个猪狗不如的东西,诸位切记,皇后娘娘已然将其在长孙家除名,诸位不必介意他的身份了,告辞。”速记长孙无忌转身离开了原地,翻身上马向着长安城方向驶去。 </p>

望着桌子上将近两贯钱的样子,那名为首的差役叹了一口气说到:“诸位也看见了,这些高官也跟咱们小老百姓一样,烦心事不少,既然皇后娘娘下令了,咱们只能尽自己的本份,将人安全送至巂州,走吧,出发了。”随后一众差役押着长孙安业踏上了前往巂州的旅程。 </p>

另一面长孙无忌策马回到长安城之后,并没有先行回府,而是辞别一众随从之后,来到了皇宫内的御书房见到了李世民,眼见长孙无忌到来,李世民饶有兴趣地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望着长孙无忌说到:“无忌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p>

“启禀陛下,无忌此番前来,是向陛下请罪的。”只见长孙无忌一进门,就对着李世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稽首礼,而后就这样跪在地上不敢起身。 </p>

李世民见状站起身望着长孙无忌说到:“无忌快快请起,不知无忌何罪之有?竟然要行此大礼?” </p>

“启禀陛下,家中兄长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举,实在是令家族蒙羞,长孙家愧对了陛下及太上皇的厚望。”听见李世民示意自己起身,长孙无忌却依旧跪在地上说到:“无忌请求陛下开去无忌身上的官职。” </p>

听了对方的话,李世民当即笑着说到:“无忌你先起来,如若按照你这么说,那么朕是不是应该将竭罗的皇后之位也废除呢?” </p>

谁知刚起身的长孙无忌听了李世民的话,当即再度跪下说到:“陛下,千错万错都是臣一个人的错,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不要怪罪小妹,陛下如若有什么怒火,请悉数由臣了承担就好。” </p>

只见李世民点了点头,望着长孙无忌缓缓地说到:“既然如此,你那吏部尚书的职就不要做了,朕会下旨让高士廉来接替你的职位,而你就好生地给朕做好右仆射就好。” </p>

原本听闻李世民开去了自己的吏部尚书一职,长孙无忌当场有种如释负重的感觉,而后又听见让自己晋升为右仆射,当即面带惊诧地望着李世民。 </p>

眼见对方一脸惊诧的表情,李世民径直走到长孙无忌身边,将其扶起来,而后语重心长地说到:“朕不是那无情无义不分是非之人,长孙家为大唐这么多年的付出,朕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此番既然首恶已然伏诛,那么朕还是希望长孙家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朕,不知无忌意下如何?” </p>

长孙无忌闻言当即眼含热泪对着李世民兜头一拜说到:“陛下请放心,长孙家依旧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您,在此无忌替长孙家谢过陛下隆恩了。” </p>

只见李世民摆了摆手笑着说到:“此事你也不必只记住朕一个人的好,若不是贤王殿下给朕出了主意,或许朕真的会因为此事迁怒于长孙家。” </p>

听闻此事里面还有楚墨风的功劳,长孙无忌当即有些忐忑地问到:“敢问陛下为何没有见到贤王殿下?臣还想着当面谢谢他呢。” </p>

“贤王?朕也不知道那小子现在身在何处。”李世民想起此前自己准了楚墨风一个月的假,心中不免有些羡慕,然而作为一国之君,似乎这些事情对于自己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求的,随即李世民笑着说到:“这小子被朕放了一个月的假,似乎是一路向北游历河山去了。” </p>

就在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闲聊之际,话题的主人公楚墨风,正带着自己的侧王妃窦婧妍,策马飞驰在通往蒲州的道路上。 </p>

蒲州,是中华民族发祥地的核心区域,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这里为“天下之中”。《路史》中记述:“柱所都蒲坂”,认为上古传说中的农神,即烈山氏之子柱曾建都于此。现隶属于河东道,领河东、河西、临晋、猗氏、虞乡、宝、解、永乐等县。 </p>

作为蒲州现今的治所蒲州城,坐落在黄河东岸,武德三年初,李渊驾临蒲反指挥围剿宋金刚和刘武周之战,谁知消息泄露,刘武周责令吕崇茂率兵攻打蒲反,意图将城内的李渊和李世民一举歼灭,所幸当时还是祁国公的楚墨风,亲率麾下天策军长途奔袭,一举挫败了对方的阴谋。 </p>

一路上听着楚墨风讲述以前的事情,窦婧妍望着楚墨风的眼神中,更加多了一丝敬佩之意,如若不是眼前这个人,当年执意前往娘子关查探平阳公主的死因,或许自己也不会嫁给他,而今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为他生下一儿半女的,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p>

念及于此窦婧妍莞尔一笑说到:“待咱们抵达蒲州城之后,带我去看看你们当年征战的战场吧?” </p>

楚墨风闻言略微减缓了速度,与窦婧妍并辔而行,而后笑着说到:“那都是武德三年的事情了,到现在已然七年了,也不知道现今的蒲州城变化成什么样了?” </p>

窦婧妍闻言缓缓地点了点头说到:“那就得看本姑娘运气是否好了。”随即一扬手中马鞭,策马想着前方飞奔而去,“咱俩看谁先抵达蒲州城,最后一个到的人,今夜请对方吃好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