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犯我国威 虽远必诛(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不良人安平查案,楚墨风崔府擒贼,偶遇刺杀有惊无险,陈兵边境震慑四方。这才引出追根溯源探寻焉耆遭劫根源,声东击西惩戒帮凶震慑首恶。 </p>

焉耆国与高昌国交界处,乃是一片茫茫沙漠,终日黄沙漫天,而就在沙漠的一隅,却点缀着一颗如同沙海明珠一般的绿洲,此处树木郁郁葱葱、水草丰茂、数条河流星罗棋布,与缺水干涸的沙漠相比显得格格不入,故而此处被人称作沙漠中的世外桃源。 </p>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八月,辛未朔(初一),天空出现日食,而这处世外桃源,却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大约在辰时四刻,自焉耆国方向开来一支队伍,一进入绿洲之后便迅速安营扎寨,每个人皆是一身黑衣黑甲,然而背后的披风以及盔甲上依稀能看见斑驳的血渍,为首的一人站在一处大帐前,对着众人喊到:“诸位,咱们暂且在此安营扎寨,等待朝廷的下一步指示。” </p>

话音一落只见大帐内走出一名身穿盔甲的女子,冰冷的盔甲依旧无法遮挡其曼妙的身躯,缓缓地走到此人面前,女子朱唇轻启,“殿下,从处月和处密两个部落斩获的物资中,有一部分是鲜活物品,是否需要划出一地单独圈养起来?” </p>

被女子称作殿下的男子缓缓地点了点头,“养着吧,免得一次性全杀了浪费了,过些日子本王再带领部分修罗铁骑出去转转,毕竟你父王那里也不容易,总不能人吃马嚼的全让你父王负担,咱们还是应该以战养战,此道方为良策。” </p>

女子闻言面色一暖,按照自己以往所闻所见,但凡是一个国家帮助另一个国家打仗,恨不得所有的费用都让受助国支付,而像是大唐这般以战养战自给自足的实属罕见,况且男子还是焉耆国的女婿,想到这女子踮起脚在男子的脸颊处轻轻一吻,遂转身招呼上几名黑衣黑甲人,驱赶着大批的牛羊向着大帐一旁的一处空地走去,望着简易围栏内成群的牛羊,女子眼中不免浮现出几个月之前的景象。 </p>

当初焉耆国被劫掠,楚墨风陈兵铁骑六万于焉耆和高昌的交界处,世人皆以为此番定然又要开战,谁知楚墨风早就同李世民商议好,此番乃是围而不打,一方面为了逼迫高昌自己低头,另一方面给西域各国传递一个信号:但凡是大唐的属国,如若遭受到他国侵犯,大唐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击。 </p>

四月,丙戌朔(初一),与大唐达成协议的薛延陀,遂调集麾下兵力,摩拳擦掌等待大唐的信号,意欲借由此番出兵大肆劫掠一番,谁知左等右等并未等到大唐出兵的通知,反而是收到了一封没头没脑的信笺。 </p>

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薛延陀牙帐内,真珠毗伽可汗缓缓地抖开信笺,只见上面用鲜红色的笔墨写着一行字:本王不打,尔等莫要轻举妄动,如若异动,当心性命不保。 </p>

信笺的末尾没有署名,而是盖着楚墨风那枚大唐贤王的印鉴,望着手中的信笺,真珠毗伽可汗缓缓地叹了口气,看来自己的那点小心思,终究还是瞒不住这位贤王殿下。 </p>

提及真珠毗伽可汗,其实楚墨风是打心底里不相信这些人的,薛延陀居于漠北。本为匈奴别种铁勒之一部,初与薛族杂居,后灭并延陀族,称为薛延陀,官制和风俗,与突厥大抵相同。 </p>

自从贞观四年大唐平定颉利可汗部之后,把大多数颉利部众迁到黄河以南安置,设置了很多羁縻州府,委任原颉利部贵族担任州府长官。这样以来,朔塞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颉利部的地盘,并将牙帐由郁督军山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有精兵二十万,进入了全盛时期。 </p>

彼时薛延陀与大唐之间也建立了联姻关系,大唐也准备将新兴公主李欣下嫁薛延陀首领,对于和亲一事,楚墨风始终是嗤之以鼻,一个国家边境的安定,如若要牺牲一个女子一生的幸福来换取,那这个国家距离灭亡也时日无多了,为此御书房、太极殿甚至是寝宫内,无时无刻不传来楚墨风的咒骂之声,对于新兴公主李欣那个小丫头,楚墨风也是见过几次的,此女乃是李世民第十五女,性子文文静静的一个小女子,一想到如此娇滴滴的女孩子,不久就要远离故土,嫁给一个自己都不熟悉的人,从此在异乡生活,而且对方还是将女子当做附属品的番邦,那个美女与野兽的惨烈画面,不止一次地浮现在楚墨风眼前,为此甚至楚墨风曾经放出狠话,如若李欣被送到薛延陀,楚墨风不介意率麾下六万铁骑造访薛延陀,让李世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则是:“我大唐边境的安宁,不需要用女子的幸福来换取,薛延陀若不臣服,那便用刀枪来说话吧。” </p>

此番话传到薛延陀内部,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薛延陀内部的一批主战派,纷纷央求真珠毗伽可汗下旨出兵教训教训楚墨风,然而内部的主和派却提出一个质疑,当初就是这位,以不足两万人的兵马,剿灭了颉利可汗部将近十万的精锐,其中不乏三支虎师和数支鹰师豹师,而今此人控弦铁骑六万,这六万在对阵吐谷浑之时,一战打得吐谷浑毫无抵挡之力,试问而今薛延陀虽有精兵二十万,如若开战是否能够抵挡得住对方的攻势?更何况大唐不止这一支队伍,其余州府兵战力也不容小觑。 </p>

此话一出一时间内部主战的声音渐渐减弱,适逢李世民派遣使者前来慰问,真珠毗伽可汗随即借坡下驴,将和亲一事暂且按下不表。 </p>

颉利部灭亡,薛延陀和西突厥迅速崛起,西突厥的乙毗咄陆可汗对于大唐可谓怨念颇深,突厥人自古对中原的土地垂涎已久,然自隋朝的第一位统治者隋文帝开始,渐渐地转变了对突厥的策略,由之前的对阵改为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成效渐渐地显现出来。 </p>

直至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欲谷设被立为乙毗咄陆可汗,与咥利失大战,未分胜负。于是,以伊列河(今伊犁河)为界,双方分地而治。欲谷设此人极度仇视大唐,而咥利失则是紧紧地依附于大唐,为了不引起大唐的反感,在此之前欲谷设遂暗地里命令麾下的叶护贺鲁暗中联合高昌劫掠焉耆,为的是给大唐寻一些麻烦。 </p>

贺鲁,全名阿史那贺鲁,是西突厥室点密可汗五世孙,曳步利设射匮特勤劫越之子。当初阿史那步真归附唐朝后,乙毗咄陆可汗让贺鲁替代步真担任叶护居于多罗斯川,在西州北一千五百里,统辖处月、处密、姑苏(哥舒)、歌逻禄(葛逻禄)、弩失毕五姓部众。 </p>

而配合高昌劫掠焉耆的,正是其治下的处密和处月两个部落,在阿史那贺鲁的默许下,这两个部落迅速与高昌合兵一处,在焉耆大肆烧杀劫掠,由于焉耆早已依附于大唐,加之沙漠故道的开启,致使焉耆获益良多,一番劫掠之下处密和处月二部收获颇丰,这让姑苏、歌逻禄以及弩失毕三个部落羡慕不已,纷纷撺掇阿史那贺鲁再度劫掠,谁知听闻大唐修罗铁骑陈兵高昌边境,阿史那贺鲁不得暂时安抚住姑苏等部落,等待高昌与大唐鹬蚌相争之下,再行那渔翁得利之事。 </p>

然而楚墨风早就猜到对方的企图,虽然高昌乃是主犯,但是对于这些从犯也不能轻易饶恕,故而楚墨风留下一万人马在高昌边境外安营扎寨,每日做出大军依旧在此的假象,自己则是率领剩余五万人,在龙思妍的带领下,趁夜色悄然离开了原地,众人一路昼伏夜出,终于在五月,甲寅日(十二日)抵达多罗斯川。 </p>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此刻水草丰茂,气候宜人,距离多罗斯川不远的一处小山坳内,密密麻麻地安置了许多土黄色的营帐,远远地望去与山坳连成一体,让人分不清究竟是营帐还是土石,连排营帐中央一座较大的营帐内,百无聊赖地楚墨风躺在简易的床榻上,一旁的龙思妍手持一柄锋利的银色小刀上下飞舞,每每划过面前的烤羊身上,便能带下一片厚薄均匀的肉片,渐渐的面前的烤羊变成了一副骨架,而龙思妍面前的碟子早已盛放的满满当当,素白的柔夷伸进一旁的水桶中,手上沾染的腥膻味顷刻间被清洗干净,取过一方丝帕简单地擦拭了一番,龙思妍端着碟子来到了楚墨风面前,“吃点东西吧,今夜要突袭处密部,酒就不要喝了。” </p>

望着面前的龙思妍,一身素白的服饰,一头乌黑的长发用丝巾一扎,慵懒地搭在了肩膀的一侧,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楚墨风坐起身笑着说到:“思妍你看,这广阔的草原之上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倘若日后天下再无战事,咱么不如搬回草原上居住,天为帐地为床,风吹草低见牛羊,岂不是妙哉?” </p>

龙思妍闻言莞尔一笑,抄起木箸为楚墨风选了一块最为肥嫩的羊肉,举止优雅地放在了对方的碟子中,“臣妾既然嫁给了殿下,那此生殿下去哪里,臣妾就去哪里。” </p>

楚墨风闻言哈哈一笑,伸手将龙思妍揽入怀中,而后面色凝重地说到:“今夜本王率两万人夜袭处密部,你在大营内居中调度,只要看见处密部亮起火光,赶紧命人拔营,随时做好撤退的准备,待本王这边突袭成功之后,回来与你汇合,咱们趁着夜色转移,奔袭处月部,明白了吗?” </p>

本想着开口拒绝,谁知却看见了对方坚定的目光,无奈之下龙思妍只好点了点头,一餐饭吃完,楚墨风便倒在床上沉沉地睡去,直至亥时六刻才幽幽转醒,只见龙思妍细心地为楚墨风准备好装备,随即神色凝重的对楚墨风说到:“殿下此去定要小心,战场刀剑无眼,加之又是夜战,臣妾定然等着殿下德胜归来。” </p>

换上了自己的修罗铠甲,楚墨风紧了紧背后的披风,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大帐,大帐外五万修罗铁骑早已集结完毕,见状楚墨风翻身上马缓缓地说到:“诸位对于焉耆都不陌生,前些日子焉耆遭到劫掠,而罪魁祸首之一的处密部就在前面不远处,此番本王率两万骑夜袭,剩余人在侧王妃殿下的带领下准备拔营,待本王得手之后,众人火速随侧王妃启程,奔赴处月部附近,沿途若遇到追兵,迅速击杀不可恋战,诸位明白了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