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犯我国威 虽远必诛(2 / 2)

话音一落五万铁骑齐声应和,楚墨风见状双腿使劲一夹,催动胯下战马缓缓地向前走去,两万修罗铁骑紧随其后,向着前方的处密部驶去,望着楚墨风远去的背影,龙思妍稳住了情绪,转身对着剩余众人厉声说到:“传本王妃命令,此刻就开始拔营,待对面火光亮起,迅速转移。” </p>

这边楚墨风等人趁着夜色缓缓地移动到处密部附近,望着眼前一片寂静的处密部,楚墨风抬头大致看了看夜色,每日的子时至丑时之间,正是人这一日睡得最沉的时辰,大致估摸了一番,楚墨风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到:“吩咐下去,火油烈酒准备好,一旦开始奔袭,迅速将这些东西泼洒出去。”命令一层一层地传递下去,身后的修罗铁骑纷纷从裢褡内取出一个个水囊,见状楚墨风低声喊到:“诸位,准备奔袭。” </p>

一声令下众人纷纷催动胯下骏马,向着处密部的聚居处奔去,奔袭的同时,拉开了手中的水囊塞子,将手中的水囊丢向对方的营帐,隆隆的马蹄声惊醒了巡逻的守卫,眼见前方似有大队骑兵奔袭而来,一名守卫正待举起手中的牛角示警,却见到黑暗中一道亮光划过,待对方反应过来之际,却看见自己的脑袋已然渐渐升高,距离自己的身躯原来越远。 </p>

黑暗中奔袭无可避免的有照拂不到的地方,很快便有守卫拼死做出了示警,无数的处密部士兵手持兵刃从营帐内冲出,由于是夜间,根本看不清敌人的方位,还未等自己反应过来,已然身首异处,一时间整个部落内喊杀声、哀嚎声伴随着战马的嘶吼声,共同谱写了一部死亡的乐章。 </p>

趁着夜色冲杀的楚墨风一马当先,手中的焚天灭世此刻早已是鲜血淋漓,眼见一番冲杀冲出了对方的聚居地,楚墨风当即鼓足真气大声喊到:“修罗铁骑迅速集合,准备撤退。”随着楚墨风的呼喊,声音瞬间响彻全场,在场的修罗铁骑闻言,纷纷调转马头向着来时的道路跑去。 </p>

待众人尽数跑出之后,身后远远地就看见不少处密部的士兵策马追来,见状楚墨风狞笑一声,“火箭准备,咱们最后再给他们一份大礼。”几名传令兵手持浸泡过火油的火把,依次将众人手中的箭矢点燃,只听楚墨风低呼了一声‘放’,伴随着整齐划一的‘嗡’的一声,天空中瞬间被连排的火光照亮,大地犹如白昼一般,映照出眼前的惨状,伴随着‘咻咻’的破空声,无数的火箭落在了帐篷上,马车上以及草垛上,一瞬间大火冲天而起,远远地望去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球,眼见夜袭得手,楚墨风也不再做停留,率领部下赶忙向着山坳的方向驶去。 </p>

这边山坳的大营内,早已收拾妥当的龙思妍部,眼见对面大火冲天而起,当即策马缓缓地移动,向着处月部赶去。 </p>

第二日夜间,楚墨风再度如法炮制,袭击了处月部,两场大火生灵涂炭,随即楚墨风命人抓了一个俘虏,亲自手书一封命其交给阿史那贺鲁,而后楚墨风和龙思妍带着一众修罗铁骑返回了高昌边境,而此时大唐的信使带来了李世民的最新指示。 </p>

按照李世民的意愿,准备再次修书给高昌,劝其低头认错,故而命楚墨风暂时原地隐蔽,给高昌造成一种大唐撤兵的错觉,遂楚墨风与龙思妍在地图上研究了许久,终于寻得这处绿洲。 </p>

众人自从驻扎在此地之后,每日休养生息,时不时地出去巡视一番,而楚墨风与长安、龙思妍与焉耆之间的情报往来始终不断,众人此刻都在等待高昌的答复。 </p>

十一月,戊辰日(三十日),仍希望高昌王文泰能够悔过的李世民,又下玺书晓示祸福利害,征召他入朝;谁知麴文泰似乎是铁了心与大唐对抗,竟然以生病为理由,拒绝前往大唐长安。盛怒之下的李世民此刻终于明白,麴文泰是准备一条道走到黑了,鉴于此,十二月,壬申日(初四),李世民遂下诏书以兵部尚书楚墨风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薛万均为副总管兼左屯卫大将军,连带赵元楷、阿史那社尔等一众武将领兵进攻高昌。 </p>

得知消息之后,楚墨风遂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命薛万均率部佯动,摆出一副火速奔袭高昌的架势。 </p>

高昌王麴文泰听说唐朝已发兵前来讨伐,对其臣僚说:“唐朝距离我们有七千里,其中二千里是沙漠地带,地无水草,寒风刮起来如同刀割一样,热风如同火烧一般,怎么能派大部队呢?以前我去唐朝,看见秦、陇北面一带,城邑萧条,人烟稀少,不能与隋朝时相比。如今唐朝派军队来攻伐,发兵多则粮草供应不上,三万以内的兵力我们足能对付他们。况且那个贤王楚墨风早就率部返回了,此番再接到大唐皇帝的旨意,大军再度返回,届时定然是人困马乏,我们应当以逸待劳,坐等他们疲弊。如果他们陈兵城下,不超过二十天,粮绝必然撤退,而后我们可以俘虏他们。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p>

早就猜到麴文泰心思的楚墨风,始终在绿洲内按兵不动,暗地里与薛万均互通消息,时刻关注着大军的动向,直至大军通过了碛口,楚墨风遂率部直逼高昌边境,摆出了一副进攻的架势,固守城中的麴文泰听闻唐朝军队兵临碛口,而原先离开的楚墨风部再度返回,他又内心恐惧,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发病死去,麴文泰一死,他的儿子麴智盛即可汗位。 </p>

待薛万均部到了柳谷,探马禀报楚墨风说麴文泰近日即将安葬,高昌国内人士都聚集在葬地,询问是否通知薛万均部袭击他们。 </p>

楚墨风闻言缓缓地摇了摇头,“不能这么做,大唐天子认为高昌怠慢无礼,所以派我们讨伐他们,如今要是在安葬墓地袭击他们,不是问罪的正义之师。” </p>

遂命薛万均部擂鼓进军到达田城,待薛万均部抵达田城之后,楚墨风下书晓谕麴智盛,谁知高昌不应,无奈之下楚墨风命薛万均于清晨发动进攻,到了中午便攻下城池,俘虏男女七千多人。随即又让中郎将辛獠儿为前锋,当夜直逼其都城,高昌人迎击后被击败,唐朝大部队赶到,直抵其城下。 </p>

眼见大军围城,麴智盛给楚墨风写信说:“得罪大唐天子的是我的父亲,由于上天的惩罚,已经死去。智盛刚刚即位不久,请殿下谅宥!” </p>

收到信笺的楚墨风,不免觉得好笑,俗话说父债子还,你老子作下的孽,岂有儿子不认之道理,思量再三楚墨风回信写道:“如果你真的悔过,应当主动到营门投降。” </p>

谁知收到信的麴智盛还是不出来,见此情景楚墨风命令填土攻城,城上飞石如雨下,城内人均躲在房屋中。眼见久攻不下,唯恐西突厥趁机从背后袭击,楚墨风又造巢车,高十丈,可以俯瞰城内。城内行人走动以及飞石所中目标,在巢车上的人都大声告知唐军。 </p>

其实楚墨风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前麴文泰与西突厥可汗相互勾结,约定一方遇急另一方相救援,西突厥可汗便派他的大臣驻守可汗浮图城,做为麴文泰的援助力量。 </p>

谁知等到大唐兵临城下,加之此前楚墨风奔袭了处月和处密两个部落,两场大火将西突厥可汗烧怕了,西突厥可汗遂西逃一千多里,驻守大臣举城投降。 </p>

援兵临阵投降,麴智盛处境狼狈,在唐军猛烈的攻势之下,高昌守军既无进攻之力,也无防守之力,遂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八月癸酉日(初八),开门出城投降。 </p>

楚墨风遂分兵占据各地,共攻下城池二十二座,获得八千零四十六户,一万七千七百人,占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遂按照约定,楚墨风将焉耆被占之城池及人口尽数归还给龙突骑支,得知土地和子民再度回来,龙突骑支兴奋不已,深深地为傍上大唐这颗参天大树而感到高兴。 </p>

冬季,十月,甲戌日(初十),楚墨风率部自长安城金光门班师回朝...... </p>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且看太子承乾徒生事端,再看魏王青雀无端挑衅,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