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恭请父王 退位让贤(2 / 2)

王德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将殿内的禁军尽数带至后宫,待王德离去之后,李世民这才整了整衣冠,对着楚墨风轻声说到:“都准备好了?” </p>

后者闻言点了点头,随后李世民对着殿外喊到:“传太子李承乾入宫觐见。”话音一落只听门外响起了一个小黄门的声音,“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您不能就这样进去,啊......”伴随着一阵凄厉的叫声,太极殿外的大门上,瞬间泼洒了一层红色的斑点。 </p>

大门缓缓地被推开,只见一身甲胄的李承乾,右手紧紧地按住左腰际悬挂的宝剑,身后则是一群东宫卫士,其间还有一名长相阴鹫的中年男子紧随其后。透过大殿的大门向外看去,只见太极殿外躺着几具尸体,门外身着奇装异服的男子手持兵刃,络绎不绝地向着太极殿涌来。 </p>

走到距离龙椅前大约二十步的位置,李承乾缓缓地停下脚步,抽出腰间的长剑,指着龙椅上的李世民朗声喊到:“父皇,儿臣最近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是想不受别人管束,必须要坐在您现在的位置上,所以儿臣斗胆恳请父皇退位让贤就好,届时儿臣会将父王您送入大安宫内,不知父王意下如何?” </p>

李世民见状忿忿地说到:“朕的亲儿子,今日竟然来反朕,好,好,很好,看来朕是小瞧你了。” </p>

一旁的楚墨风看到眼前的场景,不由地笑着说到:“既然这是你们的家务事,本王也不好久留,二位好生谈话,耽误不了你几分钟的。” </p>

谁知李承乾似乎是得理不饶人,指着楚墨风忿忿地说到:“贤王叔,今日您暂且别走了,且看侄儿继承大宝,届时您在从旁为侄儿出谋划策即可。” </p>

楚墨风闻言并未开口说话,只见李承乾用剑指着李世民忿忿地说到:“敢问父皇,儿臣究竟哪里做错了,为何您对儿臣置之不理?” </p>

李世民见状叹了口气说到:“乾儿你错了,试问朕从未对你失去信心,只不过你此前所作所为,让朕对你有些失望了。” </p>

“失望?父皇真是推脱的一干二净啊。”闻言李承乾冷笑一声,“若不是父皇找了一群心怀不轨之人前来管束儿臣,儿臣岂会走到今日这一步?此事您大可问问您身旁的贤王叔,看看贤王叔怎么说?” </p>

眼见自己被牵扯进来,楚墨风轻咳一声笑着说到:“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所言一点也不差,于志宁、杜正伦等人皆是腐儒,且这些人与齐王长史权万纪一般,仅仅是为了获取陛下的赞誉和赏赐,从而忘记了当初陛下任命其的初衷,故而此事臣弟也赞同乾儿的说法。” </p>

听到楚墨风这一番说辞,李承乾不由地放声大笑,而李世民则是一脸惊诧地望着楚墨风,“墨风,你......难道你也认为此子今日之举乃是正确的?” </p>

话音一落只见楚墨风摆了摆手,笑着说到:“陛下,臣弟只不过就事论事罢了。”说完转身对着李承乾,缓缓地从背后摸出自己的焚天灭世,指着人群中的一人大声喝骂到:“侯君集,你个狗东西给老子滚出来,缩在后面算什么本事?有胆量怂恿太子和齐王谋反,而今兵戎相见却龟缩在后面,莫不是你们老侯家皆是属缩头乌龟的?” </p>

被楚墨风这番呵斥所惊诧,只见李承乾身后走出一名长相阴鹫的中年男子,一身甲胄手持长剑对着楚墨风冷冷地说到:“就知道你是个难缠的角色,若不是老夫将你麾下的人马尽数调走,估计今日还真不好再踏入这太极殿内。” </p>

眼见侯君集出现,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缓缓地站起身指着侯君集忿忿地说到:“侯君集,朕自认待你不薄,你为何要怂恿朕的儿子谋反?” </p>

“不薄?陛下真是敢昧着良心说话啊。”听到李世民的话,侯君集冷哼一声说到:“当年老夫不过是与隐息王走得近了些,陛下因此记恨老夫,好吧,当初之事老夫也自认做得有失偏颇,那后来呢?”望着身穿龙袍的李世民,侯君集忿忿地说到:“我们一群人将陛下送至高位,所有人都有了封赏,而老夫呢?原地停滞不前多年,好容易爬到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却因为一件小事被撵下去,至今不再踏足太极殿一步,这就是陛下所谓的待我不薄?” </p>

说到这侯君集指着一旁的李承乾说到:“好在后来老夫也算是想明白了,既然当年陛下的位子是靠政变夺来的,那老夫为何不择一明君,再次发动一场政变,届时老夫也算是从龙功臣,岂不是妙哉?”随后侯君集冷冷地望着李世民身旁的楚墨风说到:“唯一的一个麻烦就是你和你麾下的人,好在老夫略施小计将你的人尽数调走,现在太子殿下身后有三千东宫卫士,而黄冈内还有将近一万名死士,老夫倒要看看,单凭你楚墨风和李世民二人,如何能够杀出这重围?” </p>

本以为一番话能够吓到二人,谁知楚墨风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哎哟,本王真的好怕啊,不过潞国公是不是忘记提及你在金州、并州以及定州三地联络的那些所谓的从龙大军了?” </p>

听到这句话,侯君集眼皮一跳,有些忐忑地望着楚墨风说到:“你怎么会知道的?” </p>

“别问了,实话告诉你吧,修罗铁骑是离开京城了,只不过没有随你所愿前往西北,而是兵分三路奔赴金州、并州和定州,目的就是剿灭你的援兵。”有些轻佻地对着侯君集摆了摆手,楚墨风饶有兴趣地说到:“至于小爷麾下的不良人,的确是前往晋州了,只不过你真的以为小爷麾下只有这点人马吗?” </p>

话音一落只见太极殿内的各个角落里,走出来数名手持兵刃的人,而此时大门外有人对着内里喊到:“启禀太子殿下,皇宫外冲来一队人马,人数大约在两万人左右,看服饰像是娘子关守军,现在正对我部发起攻击,属下们快抵挡不住了,还请太子殿下示下。” </p>

娘子关守军,听到这几个字侯君集面色惊恐地指着楚墨风说到:“你已经不是兵部尚书了,没有权利调动京城外的守军进京,你这么做等同于谋逆,谁给你的权利?” </p>

“是朕,朕准许贤王这么做的。”只见李世民缓缓地从龙椅背后抽出一柄步槊,忿忿地指着侯君集说到:“此事当然是朕默许的,你们的计划朕早就知道了,只不过朕一直不愿意相信乾儿会谋反,故而朕一直等到今日,没曾想乾儿你太让朕失望了。” </p>

见状楚墨风突然从怀中摸出一块金牌,高高举起之后对着殿内的人大声喊到:“诸位听着,宣太上皇临终前口谕。” </p>

一旁的李世民闻言,先是看了一眼楚墨风手中的金牌,而后当即跪在地上恭敬地说到:“父皇在上,儿臣恭听圣喻。” </p>

大殿内李承乾和侯君集等人眼见李世民跪下,纷纷跪了下来,楚墨风见状缓缓地说到:“太上皇口谕:朕深感命不久矣,奈何朕近些年察觉到皇孙承乾思想激进且容易被他人左右,朕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倘若日后承乾继承大统,需由朕之义子楚墨风从旁悉心辅佐,若是承乾不堪大任,则由楚墨风告知皇帝,改立皇孙李治为储君,日后一旦储君继位,需由楚墨风悉心指导。” </p>

话音一落李世民当即高声喊到:“儿臣谨遵圣喻。” </p>

而楚墨风则是对着殿内的东宫卫士说到:“念及尔等皆是受到侯君集等人蛊惑而行事,此刻放下兵刃离开太极殿,本王可代表陛下饶恕尔等死罪,如若有人意欲负隅顽抗,届时莫怪本王手中双锏不讲情面,速速退去!”长年征战杀伐,使得楚墨风这一通话语中挟裹着凛冽的杀气向着对面冲去,似乎是感受到了对方的杀意,李承乾身后的东宫卫士接二连三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刃,缓缓地退出了太极殿。 </p>

见此情景楚墨风指着侯君集冷冷地说到:“这么些年的恩恩怨怨,今日一并了解了吧。”说完楚墨风脚下一蹬,整个人向着侯君集冲了过去,“陛下,你儿子交给你处理了。” </p>

听到楚墨风的话,李世民挺着步槊大步地走下台阶,忿忿地说到:“逆子,今日如若你将朕斩杀当场,朕背后的这张椅子你去坐。”话音一落手中步槊随着手腕一拧,对着李承乾刺了过去。 </p>

眼见楚墨风冲来,侯君集也深知此刻已然是不死不休的场面了,当即挺着长剑向着楚墨风冲了过去,兵刃相交之际,许久不曾征战的侯君集,哪里是楚墨风对手,顷刻间便被楚墨风击倒在地。 </p>

而另一边由于腿脚不便,李承乾也很快败落,颓然地坐在地上,面如死灰地望着李世民...... </p>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且看李世民大索天下,再看楚墨风晋州查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